标签:
杂谈 |
新浪微博更多地继承了新浪的网络媒体基因,是一个社交化媒体平台,是强媒体弱关系平台,其关系主要建立在兴趣上,关系较远较弱,多为单向传播,注重的是传播的速度和内容公开,其现在主打的几个功能模块是自媒体、热门话题、头条新闻,都倾向于通过网络化、碎片化的自然人快速提供信息,快速传播信息,但新浪仍掌控着媒体报道倾向的主导和引导权。
腾讯微信更多地继承了腾讯的社交和通讯基因,是一个社交化沟通平台。是强关系弱媒体平台,其关系建立在社交上,关系质量较强,多为双向关系,注重的是私人内容的交流和互动,信息的传播速度不快,但受众信息消化率和信任度很高。信息重复度和自我更新度很低。微信现在主打的几个功能模块是公众号、朋友圈、朋友群,通讯聊天。
两大软件的功能模式随着相互的借鉴和补充,都有较大的重合和扩展,如聊天、私信、朋友圈、支付、购物、运动等其他落地功能。
在微信里,更多地是闭环式地传播,多是熟悉人之间沟通和交流。你可以成为朋友圈里的影响力中心,微信的赚钱方式,一种是微商,借用朋友圈的熟人信任卖东西,好东西有,但有时,许多人卖的东西每隔一段时间就变幻一次,根本不负责任,简称为宰熟。公众号则多是公司类的专业营销行为。
在微博里,更多地是开放式地传播,任何突发事件,最快的媒体一定是微博,通过每个自然人的自媒体特点,通过微博的转发、话题、头条等功能,快速将事件进行传播和发酵。你可以成为微博上的大V,在某一个垂直细分领域成为专家,这是超越了小范围的朋友圈的功能实现,比公众号的传播更快更迅速。公司类V号通过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微博具有各类V的认证和取消认证权限,这个权限的过度放松或不严谨既有好处,也有坏处。现在,微博看重的是好处。希望微博未来更好,每人皆媒体、处处是新闻,人人有观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