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8副排长(24)

(2024-09-11 12:03:01)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活着

实际格斗的情形亦是如此:许多攻防动作是自然反应:随机的和下意识的。因为搏斗场景和局势瞬息万变、往往来不及思考。而在这种情况下练过和没练过显然不一样!

说到这儿您大概也明白了:老刘为啥非得找人陪练?何况他练的这套拳不是花架子,而是专用于格斗的一种技击术,所以首先得有对手才行。

过去跟老刘对练的拳友是同一连队的老乡。自打他调到我们连以后,就跟那帮人分开了。打那儿以后老刘只能在周末会拳友、平时见不着。而大凡练过拳的人都知道,拳脚只要一上手就得天天摆弄,否则一撂就荒、一荒就废了。所以练武人讲究的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于是在身边发展一个拳友便成了老刘来到我们连之后的当务之急。所以他最终才找上了我……

前面说过我本来对练武兴趣不大。可既然人找上咱了那也是一份信任,也得认真学、不能糊弄。

中国武术其实有很大的地域性。不仅南拳北拳风格不同,即使同在一片地域,在技击手法和武术风格方面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同属北方的山东、河北和河南的拳,互相间也存在很大差异。

老刘这套河南拳不仅实用性强,而且在动作合理性方面也很有讲究。这个等会儿再细说。

我和老刘平时练拳就在连队后面那片小树木。那地方平时没人去、很僻静。

头回练之前老刘先向我交待了他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他说过去他学拳时都是师傅一手一手地教、徒弟一手一手地跟着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