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内线电工(18)
(2023-12-30 11:08:41)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活着 |
而那会儿能写书的又都是些啥人呢?大多是些所谓的“又红又专”的“革命群众”——即具有此类政治属性人群中的技术人员、主要是些技术工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写作和出书资格;写出来的东西也才有可能被允许出版和发表。
所以你看:有能力的不让写、没能力的凑合写,那这书的质量自然可想而知。
但聊胜于无、有总比没有强。所以后来书店里逐渐能看到一些技术书籍了。不过那会儿我早已被调岗,已不在九班干电工、过了那个需求阶段了。
由此可见。我刚到九班那会儿想找本技术书有多难!甭说新人了,就算老师傅手里有此类书的也不多,所以他们无不将这些书籍视为至宝。
记得当初董师傅借我书的时候就一再叮嘱:说看书可以、但不许搁上面画道儿,甚至连折页也不行。所以我那会儿看书的时候都是拿个纸条夹着做标记的,从不敢折页做记号。
不过想想也好理解:你想那些书都啥年代的?那都是有年头的了!好些书的纸张已发黄变脆、是禁不住几下折叠的。所以你就可以想象我们当初学习条件有多艰苦了!
借的书总得归还。为留下资料备查就得多做笔记。所以我们看书不光得看、还得抄。因为之前只上过一年初中,文化程度浅,书上有好些东西根本看不懂。
看不懂就得问。好在董师傅和我们住一宿舍,问起来也方便。而董师傅这人呢,别看平时挺隔色、挺不爱搭理人的,可对于有关电工技术方面的问题,一般都能比较耐心地给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