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推荐”入伍(57)
(2023-10-24 09:19:47)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活着 |
这回轮到我帮胡连长宽心了。见我这么说他立马松口气说:这我就放心喽!
这时我才确信:当兵的事儿看来已确定无疑!
接下来的日子是我在乡下渡过的最轻松、愉悦的一段时光。当兵的事看来已基本确定,因为父亲过政审不会有任何问题。接下来只剩下等通知了。
秋收过后农活不多,于是队上打算利用这段时间给我们盖房子。我走之前主要忙活这事儿。下乡近两年一直“打游击”、没自己的住房。现在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下乡时政府给了每个知青一笔“安家费”,就是专供生产队给我们盖房子的。当年知青的“安家费”多少?说出来别不信:每人60元。分到榜上的知青共5人,也就是说盖房子的钱一共才300元。虽然那会儿我们已和俩女生分家,但房子只能盖一间合住。再说拢共就这点儿钱,也不可能给你们整出两套来。
300块钱好干啥、能盖房子吗?别说还真就盖起来了:钱主要用于购买建材(木材和竹子,用作房梁和椽子);墙是泥垒的;房顶上茅草是社员割的。这些人工算队里支援的。如果人工成本也摊在内是根本不够的。
盖房子是很愉快的劳动。垒墙虽然很累、很费力气,我却乐此不疲。一方面原因房子是给自己盖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马上要参军走了,而在当时那种环境下,部队简直就是天堂的所在!
房子盖得很快,一眨眼就盖成了。我们的房子就盖在生产队晒房旁边,占据了原来晒谷场的一隅。这里地处寨子中央,如果没有知青的身份是不可能占据如此优越的房基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