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推荐”入伍(33)
(2023-09-29 14:54:20)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活着 |
我拿着笔琢磨来琢磨去,写了涂、涂了又写,折腾半天拿不定主意。
这时候我又记起了霍刚的话,心说甭折腾了!还就刚才那个吧:前面添上“决心书”仨字儿;后面把“参军”改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就行了!既显得庄严、郑重,表达上也更完整、准确;关键拢共也没添几个字儿、费不了太多血……
一共38字,估计两张纸就够了!我边琢磨边铺开信纸,准备开始写。
有些事儿就这样:原来以为很简单,可当你真开始做的时候才发觉:事情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首先用什么东西剌手就是个问题。在家的时候有各种小刀:水果刀、削铅笔的刀,随便找个就成。可下乡时因为觉得这些东西搁乡下没用、所以都没带着……
看来只能用柴刀了!这么想着便去灶房寻那柴刀。可当我拿起它的时候又有些犹豫了:刀刃上锈迹斑斑,已经瞧不见那闪亮的刃口了。
其实在贵州因气候潮湿,刚磨的刀放一天都会生锈,这本不是啥新鲜事儿。可是看着这些锈迹我却犯起了嘀咕。记得载远曾经告诉过我说:铁锈若进入伤口八成要得破伤风的!于是我想想又把柴刀放了回去。
一抬头我又瞧见了案板上躺着的菜刀,便过去掂在手里端详。那菜刀足够锋利,瞧着上面也没有锈。我又用手试了试刃口,感觉挺快的。心说得、就它了!
我拎着菜刀回屋儿,来到床头把那些信纸铺开在箱子盖儿上。随后操起菜刀就要往手上剌,却忽然觉得好像哪儿不对?到底哪儿不对呢?哦,刀竟拿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