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8蛋炒饭(9)
(2023-06-20 10:41:27)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活着 |
我一个北方佬突然来到贵州,说实话生活上本就不习惯、不适应;又一下子插队到了贵州乡下,各种困难可想而知。而在我遇到的所有困难中,走山路又是我心里最没底的,尤其在面对不熟悉的山路时更是如此。
说起山路上遇到的艰辛,那次过江界河传板子的经历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下乡那年年底,一天我们临时借住的那套“大宅子”的房主、临近公社党委书记赵啰嗦,来找我们几个知青“换活路”:让我们明天帮他去江界河那边传趟板子。
传板子就是运板子。即去木材加工地将从圆木上切割下来的木板运回家。而所谓“换活路”说白了就是换工。贵州农村有“换活路”的习俗和规矩,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
比如甲家有活儿需要找帮工,便去找乙“换活路”。如果乙过去有过请甲为其帮工的记录,那么此次对于甲的请求乙必须应承;而如果乙对甲过去没有欠过人情债、抑或过去欠的债已经还了,那么此次乙对于甲的请求可应可不应:应了则甲又欠了乙的债务了,待将来乙再找甲“换活路”时甲亦须应承。
总之“换活路”实际是民法上的一种以劳务为标的的债的关系。当年在贵州农村,这种附条件的劳务交换十分盛行。尤其当家里遇到比较大的工程、仅靠自家劳力无力承担时,人们通常都是采用这种“换活路”的做法来解决的。
赵家找我们知青“换活路”,说白了是一种取巧的做法……
前一篇:9.4.8蛋炒饭(8)
后一篇:9.4.8蛋炒饭(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