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6包产到户(1)
(2023-04-17 10:46:56)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活着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对我国农业生产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在广大农村普遍推行了“大包干”的做法、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极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可以说三中全会所作出的一系列决定,是我一生中听到最顺耳、也最拥护的决定。此前从来未有过一个类似决定能这般令我心情激动、心悦诚服和衷心拥护。记得当年刚从新闻广播里听到这个消息时,那种发自心底的畅快与激动真是难以名状!为啥呢?因为我当过农民、我也曾是个种田人;因此我当然知道广大农民心里在想啥、要啥、盼望啥?他们其实在心里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都盼了几十年了!
三中全会的决定正确吗?无疑正确,无比正确!可要说这是一个“英明”决定的话,这个说法恐怕值得商榷。
我觉得至少对于广大贵州农民来说,未必会赞同这个说法。因为我知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个感觉,除了高兴之外就是“早该如此”!这说明什么?至少说明:第一,这是一个好政策,值得欢迎。这个没有问题。但是第二,可是类似的好政策为啥不能早点儿来呢?言外之意无非是来者恨晚……
“包产到户”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很好;可是这些做法很新吗、是什么新奇发现和创造吗?显然不是。抛开国家层面改革实践不说,光是在贵州这就不是什么新鲜做法。本文前面曾提到过的、在贵州名传遐迩的“陆陆事件”即是个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