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4.4细娃儿们(1)

(2023-03-25 11:57:06)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活着

在贵州话里“细”就是小、大的反义词。所谓“细娃儿”就是小孩子。这里要说的是乡下孩子——农村儿童的故事。

乡下孩子真是苦哇!可以说他们打一生下来就跌入了苦难的深渊;与城里那些小宝贝儿、小公主们的命运如距天壤。

贵州当地养孩子的方法跟北方有所不同。比如在东北,初生婴儿都是整天躺在家里、不出屋儿的。所以北方孩子的后脑勺都是睡得扁扁的。而在贵州农村,孩子从一打小就被母亲背着四处走动,后脑勺没有受过任何压迫。所以贵州乡下人的后脑勺都是向后突起的。从侧面看脑袋横向长度比较大,跟北方人的后脑长相截然不同。

在贵州农村,婴儿满月、尚在襁褓,即趴在母亲背上与母亲一同出工劳作了。因初生婴儿时时需要哺乳,故农村婴儿一刻也离不开母亲。而母亲坐完月子就得出工,因为不劳动不得食。为生计计、只能如此。可见乡下孩子的命运有多苦?小小年纪就得伴随着母亲的辛苦劳作、遭受日晒雨淋……

辛苦还只是一方面,更可悲的这些幼小生命还有性命之忧。比如母亲遇到挑担作业时,其肩上的扁担会不会成为背上婴儿的杀器?刚下乡那会儿见到许多农妇都是背上背着娃儿、肩上担着粪桶、弯腰走在山间或田埂上,心中不免为她们捏一把汗!你想万一在扁担换肩时一着不慎、或者脚下稍一打滑、抑或不小心身子一个趔趄,此时肩上那根沉重的扁担若从肩头滑落,会不会就此了结了其背上的那条幼小的生命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