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火盆留下的罪孽(6)
(2023-02-27 12:14:09)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活着 |
一个盆10块钱,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有点儿贵。而且这玩意儿不是必需品、日常生活中离不了;它只是个取暖用具,有当然好、没有也死不了。所以尽管我们也需要,但它终究只是件奢侈品,在一应需要采购的清单中只能排最后。
冬季农闲,不象其他季节周末也常常出工、不得歇。所以在冬季的时候,差不多每个礼拜天寨子里绝大多数人都要歇的:或是去伺弄自留地、或是去赶场。
赶场要到区上、也是岩坑公社所在地。从榜上到岩坑来回近30里路,搁现在要走这么远路绝对算得上一场重体力消耗,更何况绝大多数情况下来回都不是空着手:去的时候要担些自产农副产品拿到集市上去卖;回程还要把从集市采购的物资、农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带回来。你想这一趟轻省得了吗?可在当时对于我们来说去赶场就是去“耍”(玩儿):那会儿大伙儿也都管赶场叫作:“去岩坑耍一趟……”足见当时无论是当地农民还是我们知青有多么喜欢赶场……
赶场的人喜欢扎堆儿,常常凑起一拨儿结伴而行。因为人多热闹,走一路谝一路,既不枯燥、也不显道远。所以一到礼拜天吃过早饭后你就听吧:外面不时响起有人吆喝着、邀伴儿同行去赶场的声音:
“走喽,去皑(岩)坑耍喽!”
这边声音刚落,那边马上就会有人应:
“要得!走喽……”
接着巷道上立时涌出了三五成群的人们:或男或女,或老或小;有人挑着担子、有人背着背篓;人们有说有笑、迈着欢快的步伐,走出寨子、走上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