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我们的军工厂,很快就来到了位于后城地区的朝阳观景区。朝阳观位于赤城县后城镇的滴水崖上,距北京约有100多公里。滴水崖有“幽燕第一峰”之称,通体是一整块高600米的摩天巨石,丹崖碧顶,峭如刀削。崖头有一洞,名叫“碧落洞”,洞中玉泉终年滴水,隆冬不冻,滴水崖由此得名。

1996年我们到这里时,还没有修这条路,是沿着山坡爬山上来的。现在修好了公路,汽车可以一直开到山根底下。

这是我们1996年到朝阳观游览时,拍的照片。白云缭绕山峰,多美啊!为了与上面的照片进行对比,把曾经发过的照片再发一次。现在路是修好了,可白云绕山的美景不见啦!

汽车就是沿着这条山路上来的。到达停车场后,看到有个路标,一边指向朝阳观,一边指向千佛洞。

我们决定先到路好走的千佛洞去看看,大家一路走,一路拍,对山下的景色赞叹不已!

都说站的高,看的远。在山上看远处的后城镇,还真是有很大的变化呢!后城镇也盖起一片片的新楼房,打听了一下,说是售价2000元/平米,也不便宜呢!

前面的路挺好走,结果越往上越难走,怎么成了这样的路啦?上?还是退?犹豫不定。最后决定让腿脚好的老伴上去看看,我们值不值得往上爬。

老伴爬到山上后,告诉我们,这里没什么东西,别上来啦!

山顶上就是这样,也没有见到千佛洞,看来是走错路了。

这时又见到天上乌云密布,一场暴雨又要来临,见势不好,赶紧下撤!

看远处,似乎已经下起暴雨。尽管天气不好,也得到这边的朝阳观去看看啊!

到朝阳观要爬很高的台阶,五号院的腰不好,就采取四肢着地的方法,真的在爬山了!

爬累了,我们就直起腰歇一会儿。

爬到了半山腰,歇歇腿,拍拍照。

其实有时候到景区去玩,不见得非得看到什么景观,就这样边爬山、边观景、边拍照,也是乐趣!

后城的这块巨石是很有名气的,号称是“四十里长嵯”,绵延近20公里。在世界巨石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朝阳观,一个看似不大的小庙,但名气很大!这个朝阳道观于明嘉靖三十年开始修建。经过5年多的大规模开凿,1557年初竣工。传说,施工的民工光食盐就吃掉7200公斤,可见消耗之巨。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由于滴水崖山势巍峨,当曙色初启,大地还在朦胧之中,惟此崖上开凿的道观独得一片朝阳,故名“朝阳观”。
河北赤城的这个朝阳观应该算这里的一个比较有名的景点,离后城镇也不远。温馨提示一下:到山上的朝阳观门口要收10元门票,有当地的老乡在那里看管着庙门。

开凿于半山腰的赤城朝阳观也是很险峻的。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有许多庙宇要建在半山腰呢?

这是泰山殿,供奉着云霄、碧霄、琼霄三位娘娘,专司凡人祈福得子之事,故每年4月这里都有娘娘庙会。

几座小庙都是在岩石上开凿出来的,在墙壁上能很清楚地看到开凿的痕迹。在500多年前,全部用人工一点点凿,抠出这样方方正正的殿宇,想来真是不容易啊!

登这个庙宇的台阶也是在岩石上凿出来的,而且每个台阶都很规矩。中间还凿出一个圆洞,可以眺望远处,也可以起到采光的作用。

旁边还有一个建筑物不知供奉的是何方神圣,因为木质楼梯年久失修,现在已经不让游客上去了。

等我们从朝阳观出来时,天气又变得异常的好,蓝天白云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在大雄宝殿庙窟群的东侧约百米处,有一个方形石洞,很宽大。就是我们刚才误认为是千佛洞的地方。

洞口的东侧刻着“关外名山”,西侧刻着“壁立万仞”,正中刻着“雄塞奇观”。把洞口的大字放大后,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但横幅的第一个“雄”字让我琢磨了许久,百思不得其解。

在网上找到一张2008年网友拍的照片,当时的字迹还是很鲜艳的,中间横幅的四个字确实是“雄塞奇观”。

山上的石头上有个大大的“缘”字,看来我们就是与这后城地区有缘。在军工厂工作时都没能来这里看看,结果离开了后城,反倒有两次机会到朝阳观来游览,就是与这摩天巨石有缘分吧!只是我们与那千佛洞一直无缘相见,留待以后吧!

从朝阳观下山,时间就不早了。我们晚上要住宿在赤城县内,距离还有55公里的路程。因为不知道后面的道路是否好走,而且天气时好时坏,赶紧启程吧!结果在半路果然遇到了一阵大暴雨,迎面都看不清是否有车驶过。好在海棠的驾车技术很棒,稳稳地开着车,我们安全地过了暴雨区。
很幸运的是我们在这一天遇到两次大暴雨,都是正好在车上,没有遭到雨淋。怎么解释呢?我们就自嘲说“人品好呗!”

不到下午5点,我们就开车来到赤城县城内,找到在网上搜索到的雨森宾馆。在网上这个宾馆的报价是标间152元,三人间172元。我们询问价格时,服务员说标间110元,三人间150元。而且看到房间内摆放有线电视、电脑和免费上网,被褥也比较干净,条件还不错,决定在这里住下。
接下来就该是赤城县城内的游览和美食了,我们的赤城怀旧之旅还在继续着!
请看下篇:河北赤城我的梦---赤城内见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