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许多同辈人到山西插队,只知道那里很苦,是个穷山恶水的地方。但后来游览过五台山、悬空寺、云冈石窟、应县木塔、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等地之后,才了解到山西真是个山清水秀,地杰人灵的好地方!最近和朋友再次到山西游览,则更验证了那首脍灸人口的歌“人说山西好风光”!
我们旅游的第一站就是绵山风景区,游览过后觉得这里的景色真是值得向大家推荐!

在绵山最广为传颂是介子推被焚的故事。在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中,纪念历史人物的节日只有两个:一是五月端午节,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节,为缅怀晋国大夫介子推。
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子推“割股奉君”。19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赏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之中。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无果。文公无奈,下令一面放火烧山,本想把他逼出来,但是,奸臣却故意陷害,四面烧山,直到大火熄灭,才发现介子推母子相拥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悼念介子推,文公下诏,在介子推忌日,禁烟寒食。(摘自网络)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绵山下面的红匾上书写着《清明寒食之源》,照片上的铜像就是晋国大夫介子推。

进入景区后乘坐园内的环保大巴,行驶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真是觉得很危险呢!但看到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建筑物,就更是惊呼万分啦!

看这里的山路多么险峻,没想到汽车从这个洞口进去,就到了我们住宿的宾馆。

回过头再看看汽车刚刚走过的山路,下面就是悬崖峭壁呢!

这是我们住的宾馆后面,最上面是宾馆的服务大堂,桥上的楼房是宾馆的客房。如果安排您住在三层客房,那么就是顺着楼梯往下走三层。从客房的窗户望外看,那可是万丈深渊呢!看的人直肝颤。在这里有句名言是:住在悬崖上,吃在悬崖边。

宾馆里面的格局。最上面是一层,依次往下数是二层、三层、四层......
我们住在二层,结果每次外出都要想想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经常走错。宾馆里的条件相对来说还算不错,早晚有热水供应,普通标间的价格是368元/间。

我们住的卧龙宾馆对面就是朱家凹景点。在绵山所流传的朱家凹故事,都与明代朱家王朝有关。
传说中,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当年云游四方时曾来到此处。因见绵山山清水秀,便选了块清静之地修行。这老儿每天在这里打坐,修行养性。一天晚上,正静坐时,迎面走来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坐在对面与他闲谈起来。二人言谈甚欢,以后老者每晚都应时前来。有一夜,谈到天下大势时,朱五四便发出百姓盼望有一位贤明君主当政的言论。老者便说:“此处是上清灵宝天尊的道场,只要你诚心礼拜,你的子孙后代将大富大贵。”朱五四一听,知道一定不是凡人,正要询问,只见老者手执如意隐入崖壁。朱五四望空而拜。之后,他又在月圆之夜摆香案祭拜天尊。祭拜完后,一阵清风吹来,香案变成了石头的神龛,面前出现了“洪福齐天”四个大字。后来他的孙子朱元璋果然当了皇帝,定国号为洪武。
当年朱元璋坐了皇帝位后,一日批阅奏章,朦胧中见到父亲在灯下说:“重八儿,你如今得帝,系吾在绵山祈祷灵宝天尊所为。”恰在此时,马皇后一推,他随即醒来,顿感此梦蹊跷,便派自己的第十七子朱权(号涵虚子)前往介山,复修洞玄宫灵宝天尊殿。现在的洞玄洞是在原址上扩建的,为灵宝君的道场。主要供奉灵宝天尊和十方天尊,以及三茅真君,北天师、陈抟老祖、三丰祖师。灵宝天尊像高5米,塑于石窟内,古朴典雅,风格独特。
而朱元璋堂妹也曾偕皇兄绵山祭拜。一阵清风将其头上的芙蓉花吹落,地上便长出了至今仍生长旺盛的芙蓉松。这里还有朱家祠堂。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聪是历史上有名崇拜道教的皇帝。他十五岁继承皇位后,在宫里建斋设醮,祷告神灵,祈求赐福。当时有个道士叫邵元节,是他最宠信的人。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四月,邵元节对世宗说:“山西绵山,是道家圣地,朱家凹就是朱家发祥地,何不前往?”当晚,他便梦见从绵山上空飞来四十多只白鹤,认为是吉祥之兆。当即派人去购买名贵的龙诞香,前来绵山朱家凹朝圣拜祖,仙境般的景观令他如醉如痴,便下旨在此修建醮斋法坛,供奉玉皇大帝。(摘自网络)

洞玄宫灵宝天尊殿坐落在半山腰,直上直下的200个台阶,爬得我是气喘吁吁,不敢回头往下看!不过回来的时候可以不走回头路,顺着左右两侧的山路都可以下山。

景区内有环保大巴循环行驶,各个景点都可以自由上下车。景点之间的距离其实也不算太远,几百米的路程也可以自己走过去。景区内共有八个景点,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次只游览了其中较为有名气的四个景点。朱家凹就在我们住的宾馆对面,随时可以上去看看。

绵山的庙宇都建在悬崖边的半山腰上,所以爬山的路都很陡峭,基本是直上直下的台阶。我们奋力地往上爬,心里默默地数着120个台阶,终于爬上云峰寺!

这就是山西介休的云峰寺,原名为抱腹寺,因建在抱腹岩而得名。抱腹岩坐东面西,高60米,深50米,长180米,分上下两层,抱二百余间殿宇、馆舍于“腹”内,容两千年历史文明于其间,为天下“绝无仅有”。据寺下《大唐汾州抱腹寺碑》载,该寺由高僧边迪公测量筹划,魏明帝诏建,距今已有1700余年,所有殿宇都依山势而筑。

云峰寺最具看点的是空王殿内所塑的空王活佛像,是云峰寺以及整个绵山供奉的佛祖,是汉人中最早成佛的。他俗名田志超,曾对佛教禅宗临济宗的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后圆寂坐化成佛。据明王德十三碑记所述“包塑真容”的记载,此佛为包骨真身。

抱腹岩挂铃为绵山一绝,每逢庙会,许了愿的善男信女们便雇人从岩顶将挂铃者用绳子吊在半空,然后利用前后晃动的力量将人悠进洞内,用铁钩钩住顶壁打楔系铃。操作完毕后再用绳子把挂铃者放到岩下。场面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

通天云衢为“之”字形栈道,悬于绝壁, 全长三百余米,有四百多级台阶。

站在通天云衢的栈道上看对面的绵山,下面是景区内的公路和路灯,对比之下可以知道我们站的位置有多高!
绵山之所以享誉海内外,千百年来登临者络绎不绝,在于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奇岩、险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刹、巨宫和道佛人物组成了绵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人目不暇接,思绪万千,流连忘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