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这座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而最有特色的,则是桥墩的造法。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则在于抗击流水的冲击。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数之不尽的石狮子。

1986年,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全面修缮了古桥。工程筹资355万元,拆除了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并清除沥青,中间空出印心,完全恢复了古桥原貌。
说起卢沟桥,就会想到桥上的石狮子,还引发了一句歇后语叫“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让卢沟桥的狮子更为出名。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在《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


这些可爱的石狮子真的是憨态可掬,虽然有的已经破损,但更是豁牙露齿、老态龙钟呢!
为了搞清卢沟桥上有多少石狮子,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485个,至此应该说是“迷团冰释”了。孰料,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个,这样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个。今后是否还会有新的发现,谁能说得清呢?

卢沟桥两端有双兽顶桥,桥西为顶桥象。

桥东为顶桥狮。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

桥墩的造法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在分水尖上还安置一根约28厘米边长的三角铁柱,俗称“斩龙剑”,用于迎击流水、冰凌,保护桥墩。

在我们参观石狮子时,不时有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从身边疾驶而过。这里的村民可以随意地通过石桥,但从保护文物角度出发,是否也应该下车推行,或者另辟路径?

脚下的石板路和前面的宛平城都是具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文物,在我们手里是否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呢?
备注:文中所有资料均摘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