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普遍认为《击缶而歌》是开幕式的第一个节目,其实《击缶而歌》承担的是向各国来宾表示欢迎的任务,而《梦幻五环》承担的是用艺术手段悬挂起奥运五环标志的任务。真正的文艺表演是从那幅巨大的中国水墨画展开后,一群黑衣舞蹈演员在上面边舞蹈边作画开始的,这段表演的名字叫《夸父追日》。
担当这个节目的编导是美籍华人沈伟,他不仅要编排舞蹈,还要兼顾着画画。在表演时演员边舞边画,在舞蹈结束时,画面上只能剩下太阳,其他的画痕要消失掉。要达到这样的奇妙效果,还真让沈伟费了不少脑筋。他是从美国万圣节上的恶作剧中受到启发的,有一种染料喷射到人身上,不一会儿就消失了。在实际演练时,发现颜料消失的慢,没有在演出结束时同步消失。因为画布的昂贵,只能在颜料上做文章,经过多次研究实验才有了现场演出的效果。作为整场演出的重头道具,就是那张画布,它是用航空材料制作的成本很高,在平时不可能提供很多的画布供排练。实际上只有两张画布,一张是排练时用的。另一张就是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看到的那张画布。
《夸父追日》表现的是一个追赶太阳的民族,有勇于牺牲的勇敢精神。这种边舞边画的演员很难选,要求演员的素质、协调性都要好,经过精挑细选才找到这些演员来排练。从《夸父追日》这个节目开始用巨幅水墨画当做历史的长卷,串连起后面的节目。就是这张画布,在运动员入场时铺在场地中央,每个运动员都从上面走过,留下他们的足迹。不知道大家当时是否注意到,摄像机的镜头有时会对准运动员的脚下。等到奥运会开幕式结束时,那张画布已经成为了一张雨后彩虹的景象。
制作一幅巨大的行为艺术画也是开幕式的一个创意!在运动员走过的路上有一块五颜六色的颜料垫,走在上面脚底下就沾上了颜料,再走在巨幅画布上留下彩色脚印,最后还有一块清洁垫,将运动员脚下的颜料清洁掉。最后制作成这幅长20米、宽11米的巨幅行为艺术画!它是任何人都复制不了的,上面除留有204个国家运动员的脚印外,还留有北京奥组委主席刘琪和国际奥组委主席罗格的脚印。这幅巨画是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最好诠释,为这句口号留下了实实在在的物质作品,因为它是由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完成的佳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已经过去很多天了,我写了一系列的揭秘文章。但我绝不是内幕知情人,只不过在奥运会开幕式结束的那天夜里,我看到了北京电视台播出的奥运揭秘节目。从夜里12点一直看到早上6点,看完之后很兴奋,觉得应该写出来让大家知道奥运会开幕式台前幕后的故事,应该体谅全体演职人员的不易,应该用一种宽容心去看开幕式的演出。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他们确实尽心尽力了!众口难调,有各种评论也是很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百年一遇的演出。随着各种媒体的爆料,很多幕后的秘密被揭开,我也不准备再写了。在此感谢大家对奥运揭秘文章的关注!
如果有人想看奥运揭秘的视频,可以从下面的网址找到。
http://v.ku6.com/show/n6wz421chfPiDLii.html
http://v.ku6.com/show/oq_fvT4eRXf5PtKn.html
......
循着这个脚印,你可以看到许多揭秘的视频,还有许多是我没有介绍到的。
(全文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