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汪国真无定河宋体现代诗小狗 |
分类: 男女那点事 |
在我的人生中有那么一段非常短暂的时光,大致有一年多的光景吧,也就是在济南上学的第二年,我喜欢过诗,也写过诗。当时在我校的校刊《弄潮》上曾发表过一首诗,让我无法忘怀的不是这首诗的发表,而是诗被改过,其中的两句被删去了。那是一首献给即将毕业的学长们的一首诗,我越俎代庖,替他们总结性地回忆了三年美好的中专生活,被删的两句是描写他们下了晚自习,勾搭着男女朋友在操场上散步的情景。其实我认为这两句属于神来之笔,肯定能获得学长们的共鸣,结果却被删掉,这不亚于一个人的灵魂被强奸,让我大为光火。这么多年过去,别的我不敢说,那个曾经的校刊编辑,如今生活肯定了无生趣,麻木地活在这个世上,感受不到这个世间的美好。
(以下为个人观点,非喜勿看。另,不接受讨论)
我来简单的给诗(华语诗)分下类,在我有限的阅读生涯里,我把诗分成两类:1949年之前的诗,1949年之后的诗。我把前者称为古体诗,那是中华瑰宝,需要我们虔诚待之。把后者称为现代诗,那是垃圾中的战斗机,需要我们——行书至此卡了半小时也没想出能表达心情的恰如其分的词儿来。
我一直很奇怪,泱泱大中华数千年的诗歌文明,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小高潮后,戛然而止。毫无疑问,这种诡异的现象简单地用政治的更替来解释显得十分苍白而且说不过去。秦汉至清,腐败的政治环境、无能的朝廷、改朝换代换主子更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热情。可是自从我们当家做了主人,就不会做诗人了。是文言被白话取而代之的原因吗?还是集体被洗脑的缘故?反正让我能够读着读着就哽咽的诗句再也见不到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成路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中人”……请原谅我的浅薄和无知,我固执地认为,这才叫诗,才叫好诗。现代诗歌和它们没法比。
我认为我至始至终不懂现代诗,也不会写现代诗,也不会看见活着的诗人眼红。什么面朝大海盖间房子啊,什么撑着伞在胡同里遛弯啊,什么我在这头你在那头啊之类的,统统都是欺世盗名。这里面汪国真是个例外。那时候我还上初中,抄了他的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工整地写在日记的扉页上,现在来看,他那些所谓的诗一样经不起岁月的考验,只不过他迎合了我的少年情怀而已。还有一类现代诗,以让人读不懂为己任,还美其名曰“跳跃思维”,要我说即使现在看汪国真稍显幼稚,和那些看不懂的诗来说,仍然能够高高在上。
诗人是需要些天分的。能把现代诗写的如古体诗一样即好看又飘逸的人真是不多。其实现代诗到了这个尴尬的境地,完全是自找的,怨不得别人。据说前几年流行的一些抒情诗,都是东北的一些大老爷们一边抠着脚丫子一边写的,一天能炮制二三十首,然后把书的封面做成蓝颜色清纯型的,大卖特卖。真是诗风日下啊。
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孜孜不倦地写诗。这里面一部分人是确实有那个激情和才情,我更相信也有一部分人就是在故弄玄虚。我有时候也那么干,不过只限于和女网友聊天的时候,即兴把各种能想到的小词儿摞一下,去掉标点符号,说:看,我昨晚专门给你写了首诗。对方感动之余,通常还会提出表扬,说我是一头有才华的诗人。我觉得这即是我的悲哀,也是诗的悲哀,因为她和我相比,虽然都不了解诗,但她还不了解我。
相比现代诗人,我更愿意遇到活得有诗意的人。我觉得我就是。恩。
最后诗兴大发,作诗一首,献给亲们
我是一只小狗
在12月13日那天早上
我睁开眼
没有像往常一样摸
身边的女人
而是下意识地摸了摸
我的肚皮,于是我
惊喜的发现
我成了一只小狗
我
终于
成了一只小狗
我
总算
成了一只小狗
我长长滴舒了一口气
我历经艰辛,排除万难
在我成功脱离人海
成为崭新的狗族后
我得发表一下
我的狗生宣言:
我要耷拉着耳朵
我要用我大而无神的眼睛
悠闲地看着人世间
迭出的危险
无穷的算计
刻骨的仇恨
在我心情好的时候
我可能会敷衍地摇一摇尾巴
让你们开心一下
我可能会假装忠诚
让你们感动一下
但请你们
不要对我抱太大希望
其实骨子里
我还是鄙视你们
鄙视你们
美丽的外表
聪明的头脑
迷人的微笑
你们挥霍吧
早晚
这个世界会被你们挥霍一空
到那时
全世界的人类
都要争先恐后地争当一只小狗
因为小狗不需要
豪华的房子
迷人的小三
尊敬的领导
最后
我要宣布一个不为狗知的消息
我们近期还要招收一部分人
一部分有危机感的人
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名额有限
报名从速
过期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