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
(2011-01-21 15:36:40)
标签:
水饺过年年关莫言鲁迅立此为证美食 |
分类: 鸟瞰天下 |
说来惭愧,我们家从未包过饺子。
没包过并不代表不爱吃。老话说“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嘛。我最中意的吃食,莫过饺子,次之面条。我能想到的最惬意的日子是这样的:早饭下面条,午饭下饺子,晚饭把早饭剩下的面条和午饭剩下的饺子一起搁锅里过遍水吃掉,谓之混搭。如此这般,一辈子不好说,三五年我是肯定不会腻烦的。
没包过是因为我和夫人都不会包饺子。这个不会不是酒桌上劝酒时口口声声的“不会”,而是考场上对着试卷绞尽脑汁也无从下笔的“不会”。是实打实的不会,不是逼到一定程度就会了的不会。
不会包却又爱吃怎么办?一般来说,我家的水饺来源有三,一是买的速冻水饺,二是丈母娘包好后冻好后给送来,三是去水饺馆吃。这三条途径产生的水饺都有弊端:速冻水饺味同嚼蜡,丈母娘包的水饺过于油腻,水饺馆的水饺不合口味。
于是在这个临近年关的日子,我又一次纠结在了饺子上。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比如我总爱说:谁家过年还光吃饺子呀。但是仍然不能把心底里的饺子情结抵消。其实这事主要赖我——对去年的家庭计划执行不彻底导致的。过去几年来,我在制定李公馆下一年工作计划时,第一条总是:年内必须有一人达到娴熟地包饺子(2枚/分钟)标准。可是到了年底,我只能和夫人大眼对小眼,互相安慰对方:不要紧,不要紧,还有来年呢。
一直以来,我在吃这方面都是喜欢吃什么,必要想方设法把它做出来。比如下馆子吃着鱼香肉丝好吃,过几天就把原材料买回来,先把网上做这菜的菜谱背熟,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做。有时侯做的连自己都赞不绝口,有时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只好一边口里叫着失败中的失败啊,一边原封不动地倒掉。因了这个缘故,我也就不敢自己动手包饺子。恐怕做不好,影响了饺子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这可真不是件闹着玩的事。
据说,南方人岂止平时,连过年都不吃饺子。这简直让我无法想象。这世上还有忌饺子的吗?我最崇拜的体制内作家莫言曾坦言,自己小时候只能过年才能吃上一顿饺子,邻居告诉他城里的大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把这家伙馋地吆,当即回家打《红高粱》的腹稿去了,为的就是园一天三顿饺子的梦想。
也有吃饺子吃出事的。鲁迅和他弟弟周作人闹矛盾,就是因为周作人的日本老婆平时挥金如土,穷奢极欲,本来饭都做好了,却硬要吃饺子,于是下人们只好再去包饺子给她吃。你想包饺子多麻烦呀,鲁迅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气之下分家另过——都是好吃的饺子惹的祸呀。
可是就连这最美味的饺子,居然也有失宠的危险。现在的80后90后有多少人会包饺子?不会的我想肯定不是少数,大多数爱吃不爱包。若干年后,这饺子会不会也成为文物,留待后人品味的,只是它的社会价值而无从掂量它的食用价值?这样去想虽有点杞人忧天,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如此说来,还是从自身做起吧,李公馆2011年,至少必须一人能娴熟地包水饺。
立此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