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他们学习

(2011-01-10 14:55:26)
标签:

史铁生

地坛

陈冠希

娱乐圈

龚琳娜

杂谈

分类: 鸟瞰天下

2004年,有一部风靡全国的电视剧,叫《血色浪漫》,我看过两遍以上。印象最深刻的,或者说让我心理生理都起反应的是剧中的几首插曲,尤其是那首《走西口》,野味十足,凄凉至极,迥然不同于之前听过的若干《走西口》版本。当时我专门搜了一下,秦岭唱的那几首陕北民歌,都是龚琳娜配的音,现在我的硬盘里还有那几段视频,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常找出来洗涤一下蒙尘的心灵。

龚琳娜现在火了。一个人要是专心致志地一条道走到黑地去干点事,不火都难。看了她在湖南卫视唱的《忐忑》,我坚信只有对音乐如痴如狂的人才能做到。现已嫁为人妻的龚林娜已经没有了当初唱《走西口》时那种直冲云霄的透彻和直击人心的犀利,还给我们的,是唱《忐忑》时的成熟和技巧。这不难理解,人总要变,变好或变坏,或许每个人都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吧,只不过看别人更清晰一点罢了。龚林娜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一个爱她的德国老公,未来还有更加辉煌的路等着她,这真让人高兴。

可是史铁生却永远地去了。个人认为他留给我们最好的两篇文章是其早期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命若琴弦》,这样的文章能给人以力量,在不知不觉和若拙若愚之间。学生们则应该都熟悉《我与地坛》吧,这不应该是史老师的巅峰,他还可以再度回到其早期作品那时的看山是山,看水即水。地坛之于史铁生,那是他的精神家园,那是他第二次生命诞生的地方,往往作者在述说最亲近的东西的时候,表达不出他最真挚的感情,有一丝感情上的刻意压抑和叙述手法上的跳跃,所以我更喜欢他稍带幽默感和朴实感的散文。可是无论如何,史铁生之于文学青年,不仅仅是文学上可效仿可追求的目标,更是我们精神上的教父,他对文学的执著和坚守,远大于他写的那些文字。有网友提议要在地坛建史铁生塑像,这点请求,应该不过分吧。

陈冠希出唱片了。打南边来了个陈冠希,手里提着照相机。当年的调侃,已经成为浮云。人犯了错,改就行,就算改了再犯或者压根没想改,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资深摄影师倾情打造年度大碟《CONFUSION》,看封面就知道其实冠希仍然是当年那个孜孜不倦的文艺青年。在《I Can Fiy》中,冠希发自肺腑地唱道:当你听到这节奏,号角为我吹奏,代表我又重新回到这个地球,看着那海浪,潮起又潮落,人生的起伏可以追求不可以强求,喔我曾经跌倒过,试着爬起,只是但是还是可是,我仍站在路口……

两年前的那段经历其实是陈冠希的财富。娱乐圈的乱是人所共知的,只不过冠希有点倒霉而已。我们不可以在一堆错误中独独去鞭挞一个站起来的错,何况两情相悦本来也不是什么大错。此番冠希强势回归,做的唱片又这么认真,虽然普通话还得多加练习,也不能阻止我们对他的希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丽丽的烦恼
后一篇:how old are you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