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隘口-育空铁路” (White Pass & Yukon
Route)是一条架设在阿拉斯加州史凯威小镇,和加拿大育空地区之间的铁路。它始建于淘金鼎盛的1898年7月,1900年7月正式完工投入运营。当年为修建这条铁路共投入了近一千万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有“黄金铁路”之称。一直到1982年铁路停止了运行。
1988年“白色隘口-育空铁路”又重新被启用,改建成为专门用于旅游观光的线路。这条大约只有33公里的铁路线,乘火车却需要3个小时的车程。而且被誉为是拥有“世界最美景致“的复古观光火车。
车站售票大厅里,摆放着巨大的观光火车的徽标。售票的窗口却很窄小。
简单古朴的火车候车站台,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老式的站台,在咱们国恐怕只有在电影和照片才能见到。而各国的观光游客就是冲着“古老”而来。
黄绿相间的火车头,棕红两色的老式车厢,无不透露着历史的痕迹。
老式的蒸汽火车头升起了袅袅白烟。列车员招呼游客们排队,准备上车啦。
我的火车票上,标注有游轮的名称。登上火车后,我才发现车厢里的设备和装饰非常简单。而且乘客也不多,有不少的空位。
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只搭盖着一块铁板,并用铁链拦挡着,不允许通过。一个圆形的转盘,竖立在车厢连接处,它是老式火车用来刹车的工具。难道这辆火车也是用它来刹车吗?我瞬间有点儿担心起来。
观光小火车缓慢地启动行驶起来了。美丽自然的森林,河流,高山,峡谷,在车窗外逐一掠过。
一个巨大的LOGO标牌竖立在河谷旁,这就是早已被废弃克朗代克金矿的矿场(Klondike Gold
Fields)。
半山腰的树林中,那座兰色屋顶的房子,就是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海关。
铁路的检修工人。
铁轨的一侧是陡峭的山崖,火车紧贴着怪石嶙峋的崖壁悄悄驶过。另一边则是万丈深渊的峡谷,峡谷里的河水湍急。
有些路段,路基很窄,弯道处也没有任何防护设施,真让人不寒而栗。
一座跨越深邃山谷的钢桥,建成于1901年。当年它是美国最长的悬臂梁桥。这座架构似乎要散落,已于1969年被停用的废桥,给这次的观光旅程增添了沧桑感。
火车穿过了两个黝黑的山洞隧道。
小火车沿着当年淘金者的线路,一直在连绵起伏的山脉中穿行。火车越向上爬升,风景就越美。山顶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白雪,山谷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粉红色的火焰草(Fireweed)在铁路旁盛开,真是一幅幅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
车厢里的游客,都会被车厢外的美景所陶醉。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火车终于到达了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边境--白色隘口。岩石上高高地耸立着美国和加拿大的国旗。一块标牌上写明,白色隘口海拔2888英尺(880米),它与史凯威之间的距离是20.4英里(32.8公里)。
火车进入加拿大育空地区境内后,慢慢地停了下来,这里就是观光火车的终点。在铁路的旁边,飘扬着5面旗帜。从左至右依次是,美国阿拉斯加州旗;美国国旗;加拿大国旗;加拿大BC省旗和加拿大育空地区旗。
此时,另一辆回程的火车,与我们乘坐的火车错车相会。乘客们都不约而同地互致问候,为这短暂而奇妙的相遇挥手道别。
忽然,一名工人解开了火车头与车厢之间的连接,火车头独自继续向前开。
火车头在不远的地方,变换了铁轨。原来它将要去与火车车厢的另一端,以便牵引火车回程。
乘坐“白色隘口-育空铁路”的观光火车的回程中,我不禁感叹,来程如同打开了一轴美丽的画卷,回程又好似将其慢慢地卷封起来。
虽然,青山依旧在四季更迭中,坚守着最初的模样,峰峦叠翠。而金矿与淘金者,却如朝露易逝,随时光一去不复返。留给游客的是一片回忆,满心怅惘。
2013年8月7日
猫眼看世界(105)美国阿拉斯加州~“白色隘口-育空铁路”观景火车
“白色隘口-育空铁路” (White Pass & Yukon Route)是一条架设在阿拉斯加州史凯威小镇,和加拿大育空地区之间的铁路。它始建于淘金鼎盛的1898年7月,1900年7月正式完工投入运营。当年为修建这条铁路共投入了近一千万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有“黄金铁路”之称。一直到1982年铁路停止了运行。
1988年“白色隘口-育空铁路”又重新被启用,改建成为专门用于旅游观光的线路。这条大约只有33公里的铁路线,乘火车却需要3个小时的车程。而且被誉为是拥有“世界最美景致“的复古观光火车。
车站售票大厅里,摆放着巨大的观光火车的徽标。售票的窗口却很窄小。
简单古朴的火车候车站台,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老式的站台,在咱们国恐怕只有在电影和照片才能见到。而各国的观光游客就是冲着“古老”而来。
黄绿相间的火车头,棕红两色的老式车厢,无不透露着历史的痕迹。
老式的蒸汽火车头升起了袅袅白烟。列车员招呼游客们排队,准备上车啦。
我的火车票上,标注有游轮的名称。登上火车后,我才发现车厢里的设备和装饰非常简单。而且乘客也不多,有不少的空位。
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只搭盖着一块铁板,并用铁链拦挡着,不允许通过。一个圆形的转盘,竖立在车厢连接处,它是老式火车用来刹车的工具。难道这辆火车也是用它来刹车吗?我瞬间有点儿担心起来。
观光小火车缓慢地启动行驶起来了。美丽自然的森林,河流,高山,峡谷,在车窗外逐一掠过。
一个巨大的LOGO标牌竖立在河谷旁,这就是早已被废弃克朗代克金矿的矿场(Klondike Gold Fields)。
半山腰的树林中,那座兰色屋顶的房子,就是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海关。
铁路的检修工人。
铁轨的一侧是陡峭的山崖,火车紧贴着怪石嶙峋的崖壁悄悄驶过。另一边则是万丈深渊的峡谷,峡谷里的河水湍急。
有些路段,路基很窄,弯道处也没有任何防护设施,真让人不寒而栗。
一座跨越深邃山谷的钢桥,建成于1901年。当年它是美国最长的悬臂梁桥。这座架构似乎要散落,已于1969年被停用的废桥,给这次的观光旅程增添了沧桑感。
火车穿过了两个黝黑的山洞隧道。
小火车沿着当年淘金者的线路,一直在连绵起伏的山脉中穿行。火车越向上爬升,风景就越美。山顶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白雪,山谷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粉红色的火焰草(Fireweed)在铁路旁盛开,真是一幅幅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
车厢里的游客,都会被车厢外的美景所陶醉。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火车终于到达了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边境--白色隘口。岩石上高高地耸立着美国和加拿大的国旗。一块标牌上写明,白色隘口海拔2888英尺(880米),它与史凯威之间的距离是20.4英里(32.8公里)。
火车进入加拿大育空地区境内后,慢慢地停了下来,这里就是观光火车的终点。在铁路的旁边,飘扬着5面旗帜。从左至右依次是,美国阿拉斯加州旗;美国国旗;加拿大国旗;加拿大BC省旗和加拿大育空地区旗。
此时,另一辆回程的火车,与我们乘坐的火车错车相会。乘客们都不约而同地互致问候,为这短暂而奇妙的相遇挥手道别。
忽然,一名工人解开了火车头与车厢之间的连接,火车头独自继续向前开。
火车头在不远的地方,变换了铁轨。原来它将要去与火车车厢的另一端,以便牵引火车回程。
乘坐“白色隘口-育空铁路”的观光火车的回程中,我不禁感叹,来程如同打开了一轴美丽的画卷,回程又好似将其慢慢地卷封起来。
虽然,青山依旧在四季更迭中,坚守着最初的模样,峰峦叠翠。而金矿与淘金者,却如朝露易逝,随时光一去不复返。留给游客的是一片回忆,满心怅惘。
2013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