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ible
two”,早就听说过了。可是万万没想到我家牛牛还不到一周半,这个可怕的“terrible
two”时代就到来了。牛妈现在还气的肚子发胀呢。
先说上周四。
我下班五点到家,和睡醒后喝完奶的牛牛说:咱们出去玩会儿吧。那两天天气比较不错。牛牛答应。在外边转了一圈儿,因为保姆奶奶周五要回老家办事,就让她悄悄溜掉了。我继续和牛牛在大院里玩。天色渐黑,快6点了,我抱牛牛上楼。进家后,牛牛不脱衣服,哭,指着还要下楼,出去。左哄右劝,不行。牛妈只好抱他下楼,又去转了一圈儿。毕竟天冷了,还是得回家吧。上楼,一进屋,还是不行,大哭,指着还要出去。下楼,再转一圈,上楼!这下进了屋,我就快速地给他脱了上衣,摘了帽子,牛牛大哭大闹!一边自己去抓衣服带帽子,一边往门口走。用什么也转移不了他的注意力,就是一门心思出去。邪了门了!做好了饭的奶奶说:奶奶抱吧。不干,非要妈妈抱。穿着冬衣的牛牛得有30多斤,况且这上上下下好几次楼了,牛妈的腰都快累折了。只好再次下楼!这次去了小麦家的小卖点,和他喜欢的小姐姐见了一面。小麦妈妈直劝牛牛:天冷了,天黑了,牛牛快回家吧。还给了牛牛一袋好吃的。牛牛答应的好着呢:嗯!结果一转身的功夫,牛牛又开始大哭。
牛妈和奶奶直嘀咕:牛牛今天是咋的了,心情这么不好,想干什么没干成呢?牛妈一想:对了,可能是想去保姆奶奶家。因为昨天下午出去玩时去过她们家。牛牛正在秩序敏感期,是不是这个环节没完成,他不随心啊?我们就去保姆奶奶家。结果一敲门,奶奶没在家。我们就往回走,牛牛还是不干!大哭大闹!牛妈没招啦,给牛牛爸打电话,牛牛爸问:是不是头疼肚子疼啊?牛牛是不是记错了今天坐班车回市里啊?不行的话,就去接你们。牛爸接着给保姆奶奶打了个电话。奶奶闻声过来了,问牛牛:“是不是要去陈姨家(保姆奶奶平时就住在那里)?”牛牛:“嗯!”
可以想像接下来的一幕:到了陈姨家,吃喝玩乐,造了半个多小时。终于顺心了!快9点了,牛妈和牛奶奶都还没有吃饭呢。这下劝牛牛回家,终于答应。等上楼进屋,又哼叽两声,总算没闹,用车一吸引,玩上了,没事了。从5点到9点,整整4个小时啊,把我弄得没着没落的,可怜哪!
-------------------------------------------------------------------------------------------------
缓解一下视觉疲劳,放上一条线。
再说昨天,也就是11月7日周日,确切地说是发生在11月8日凌晨3点40分。昨晚我们从市里比较早地回到陡电,因为牛牛爸晚上11点多的火车出差。牛牛到了这边,无任何异常,玩的高兴,吃的高兴。等10点半开始操持睡觉,他麻溜地喝完160的奶,就开始兴奋,越让他保持安静,他越大声尖叫,都不知道几点了,才哄睡着。大概要11点多了。半夜,牛牛“哇”开哭。我就给他盖被子,拍着哄。结果人家不干,小手一个劲地推被子。后来不躺着了,坐起来。我就抱着他,因为下半身光着呢,拿被子包上,他不让,你裹上他就推开,而且哭声越来越大,怎么哄也不行。我摸摸脑门,不热;摸摸肚子,不鼓。打开台灯,看看浑身上下,没事啊。想给他解下有尿的尿裤,他不让动。反正就得在地上抱着转悠,而且哭的越来越起劲。这是怎么闹的?难道是做梦了?抱他去阳台,看星星,人家只瞅了一眼,不看了,继续嚎。
牛妈我这个无能为力啊!牛牛奶奶过来抱,不让抱。就这样持续到4点半,我说:牛牛哭累了,喝点水吧。牛牛喝了半小瓶水,才歇住劲。这时,我们就赶紧给他上下武装穿上衣服,鞋子。人家就开始精神了,下地玩去了,又是玩车又是看书的。还拿筷子拿碗,摆到桌子上,还让端菜来。我的天,半宿拉夜的吃什么饭啊。五点半了,看牛牛还倍儿精神,我就给冲了90的奶,全部喝光。问他还要不要,还要,又冲了70,这次喝光后,主动说:不,不,不。不要了。看他有些犯困,我就赶紧抱起来,晃了几晃,睡着了。这时,已是6点了。天已开始有点亮了。困的睁不开眼睛的牛妈,赶紧补觉,最晚7点半要起来上班。
牛妈一上班就开始忙,知道牛牛这一觉只不定睡到几点,也没敢打电话问。中午回家,牛牛正喝水呢。说是10点多才起来,吃了饭。中午我们吃饭,他就捣乱,用手一根一根地抓菜吃,然后全吐到地上。油光光的小手,再从你衣服上噌来噌去。我心里这个发毛啊,中午就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又和他忙乎了半天。我自己吃完,并刷完碗筷,还有5分钟,快点去上班。
这一下午心里真是难以平静。难道这可怕的“
terrible two”提前到了!?牛牛离一周半还差一星期呢。我这以后的日子如何过啊?
上网搜,关于“terrible two”的信息要有48,300,000条结果,看来,这以后还真不好过。我要想招啦,对付一个小毛孩子,还没办法?麻麻们也快点支招啊!有奖唉!!
再有,专家说了,每周发脾气一到两次是正常的。孩子都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爱天使,就要爱魔鬼!别无选择!!
------------------------------------------------------------------------------------------------
有关“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的链接
一个带孩子很有经验的老太太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孩子长到和桌子一样高的时候,麻烦就开始了。”尽管她可能从来没有听说“两岁反抗期”,但她的说法确实反映了群众的智慧。孩子长到和桌子一样高,正是两岁左右。
英文中对此则早就制造了一个专门的词组——“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
可怕的两岁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作为父母,如何让可怕的两岁变成愉快的两岁?
好像还是昨天,你的孩子还是那个襁褓中的乖宝宝,除了吃吃睡睡还什么都不会,转眼之间,他不仅会挣脱你的手去做你不让他做的事,甚至会开始用他那极其有限的词汇开始和你顶嘴!至于他在公开场合的“坐地炮”,更是父母记忆中的噩梦。两岁反抗期之所以称为“可怕”,其实是由于父母没有做好心理准备造成的。如果你有充分的准备,“可怕的两岁”并不可怕。
知己知彼
孩子为什么会有两岁反抗期?
所谓的两岁反抗期,其实时间不一定局限在两岁。这是一个从一岁半到三岁多的范围,不同孩子“闹”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孩子的“造反”其实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婴儿期的孩子还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对他来说,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而到了两岁左右,孩子明确意识到“我”的存在,也意识到“我”是有着自己的想法、愿望,和他人不同。因此,他就需要通过行动体验自己的独立,也证明自己的独立。
这时孩子最喜欢说的话,首先就是“不!”还有就是“我自己(自个儿)来!”或者经常自呼其名,说“宝宝(自己的小名)要这个!”“宝宝不要那个!”所以,两岁孩子的反抗是正常的发展阶段,并不是你的孩子特别淘气,也不是你教育孩子的方式特别有问题。
一般来说,几乎没有哪个孩子在三岁以前没有闹过,两岁多的孩子每周发脾气一到两次是正常的。而且,越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自我意识强的孩子,“造反”的程度就越强。
家长的呵护是宝宝的“定心丸”
执拗期是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如果没有帮助孩子顺利的去度过,而是给以压力和压制,正常需要和需求被压抑潜藏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对孩子的健康人格的形成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红黄蓝亲子园的贺园长提醒,这个阶段,可以看作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阶段——因为执拗的孩子,最容易引发家长内心的暴力因素,最容易招致暴力压制,而留下严重的创伤。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格外注意允许并保护孩子的执拗。如果孩子哭,要陪伴和拥抱抚慰,愤怒时不要离开他(这是最重要的),可以的话挨近孩子,拥抱、抚摸他。其次,不要劝他、不批评他。同时,家长要保持冷静,态度要温和,认真,等他哭完后,再做安抚和劝导。
让宝贝学会自己拿主意
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宝贝已经意识到自己有自己的权力,希望自己能够做主。因此有时候让宝贝自己拿主意,这是对他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但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依着宝贝。妈妈可以给宝贝们提供2—3个选择。比如说,让宝贝自己决定用红色的还是蓝色的毛巾洗澡。而在平时生活中,对宝宝多一些认同与赞许,少一些禁止、责骂和处罚,让宝宝体会到他可以和你一起讨论事情。
贺园长表示,生活中应让宝宝学会做准备工作,比如在某件事结束之前可以给宝贝提前5分钟的提示,如还有5分钟该回家了。这比突然让宝贝接受某种决定要好。让宝贝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另外,教给宝贝商量、谈判的语言和技巧,这样会更好。
亲子推荐,谢谢犇犇妈!
http://s4/middle/556d0ea9t94a86dbdd8a3&690two" TITLE="体验可怕的terrible two"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