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发布之后,收到一些留言问能否把文章中提到的 A16Z
的文章发给他,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懒,或是不是懒而是根本没想自己去找,实际上,只需要把那篇文章里的关键字扔到搜素引擎里,就能找到你要的答案。
我的做法是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一定要把文章中的感兴趣的一些线索都找到,这个习惯有点类似「跟着面包屑走」。面包屑这个词来自《糖果屋》这个童话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读过。我的阅读习惯就是从浏览《读书》这个期刊养成的,每次看到里面提到的一些作者的作品,就去想办法找来看看,慢慢的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东西了。所以到后来,几乎不需要别人推荐给我什么书好看,自己喜欢看的书自己能找到。
到后来,网络上看文章也是这样,尤其是一些技术类的文章,别人很难在一篇文章里把所有事情说透,没说透或是其引用的信息来源,一定要找来看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是否有别的启发。
有的时候在微信后台看到一些反馈会让我很生气,比如类似「这篇没营养」之类的话,一般发这句话的人我都会默认此人是一枚脑残。要营养的话去喝鸡汤,朋友圈里每天都一堆,到我这里找什么呢?
看看内容里面是否埋藏有一些有价值的线索,能不能自己动手去找一下?
这个话题再延伸一下,说说我是怎么找图的。很多人都问我是平时收藏大量图片么?
根本不是,我找图的方式也是跟着面包屑走,有的时候看到一副有趣的图片,去找到这个图片的原始出处,图片创作者是否有其他作品?
然后就有可能找到真正感兴趣的那张图片。为什么要找原始图片?
因为图片被转载后大部分都被各种网站打上了水印,很讨人嫌,要找到原图并不难,用 Google
图片搜索上传原图,找相似图片。就这样而已。
来,我们做个实验吧。今天这篇文章有面包屑么? 有哪些? 你找找看。
题图:今日杭州 PM 2.5 数据.
{今日推荐}
此生必驾36路
中国自驾游路线年度评选官方账号,每年12月由全国爱驾者投票产生36条年度极致路线,第二年3月6日首发《爱驾者此生必驾36路》年度书籍。自驾游爱好者不妨关注。
微信ID: ijia3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