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化学奥赛成绩变来变去惹争议

(2015-01-20 15:34:09)
分类: 竞赛信息

http://s14/mw690/001yYGD0ty6PkpVGemN5d&690

      转自梦里江河的博客,相对于化学和数学竞赛,物理做的非常好,复赛考完当天阅卷,当天当着所有阅卷老师的面拆封,登成绩,然后还可以申诉以外,决赛还可以面对面查分,考生的试卷可以被复印,然后由领队和阅卷老师根据复印件上的阅卷痕迹讨论评分的正确性,从最大限度保护了参赛选手成绩的公平性。最为竞赛教练,陪伴着这些具有学科特长的弟子们一路走来,目睹着他们的专注与艰辛的付出,实在担心这些有意的、无意的黑幕打击了学生们对学科的爱好,相对而言,物理竞赛的孩子们是幸福的!


梦里江河的话:

感谢中国青年报今天头版报道此事,同时也转载当事人马同学于元月6日发的帖子以及众多竞赛孩子的跟帖们。 当年,我儿子的数学竞赛成绩也被狂黑,而且没有申诉途径,他在电话里愤怒的声音至今仍然留在我脑海里,我当时可能是十几年来第一次想不出该用什么话来安慰孩子才好,感到十分无能无力无助。回头再看,孩子从此不再花费时间备战学科竞赛,天地更加广阔,反而收获更多了,成长更好了。

 

 

化学奥赛成绩变来变去惹争议

中国化学会回应:将调查相关问题追究责任人

 

记者 张国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1月16日   01 版)

   

近期,第2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顺利举办”了,然而对于参赛者马子轩来说,它留下的问号比高难度的竞赛试题还要难解。

 

比赛过后的一个月里,18岁的天津一中高三学生马子轩一直以为自己是优胜者,会顺理成章进入50人组成的国家集训队。50人中将选拔4人代表中国参加2015年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国际奥赛金牌是马子轩努力的目标。他高二时就拿到了第27届中国化学奥赛金牌,2014年升入高三,又拿到信息学奥赛银牌,但都没能进入国家集训队。2014年11月26日至30日,他参加了中国化学会主办、吉林省化学会和吉林大学承办的第28届化学奥赛,希望这一次能够冲入国家集训队——从各地脱颖而出的决赛选手共有340名,其中约有三分之一能够拿到金牌,但是国家集训队的名额仅有50个。

   

对于国内孜孜不倦的“竞赛党”们来说,国家集训队名额的“含金量”如今比以前增加了。以前,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5项奥赛的省级赛区一等奖得主,可以保送升入大学。但从2014年起,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五部门调整的政策,即使是全国决赛的获奖者也不再具备保送资格,除非入选国家集训队。这样一来,“竞赛党”们的保送名额由过去的每年几千个,缩减到5个科目总计260个。

   

第28届化学奥赛结束后,马子轩以为自己成了那1/260。2014年11月29日,第28届化学奥赛结束,当天夜里,他得知自己的成绩是77.1分。主办方自始至终没有张榜公布成绩及排名,而是向各省代表队通报了各自的成绩。主办方向到场的各高校招生代表提供了学生们的成绩——尖子生云集的奥赛现场历来是各高校的“必争之地”。从招生代表拿到的成绩中,能够算出选手们的位次。

   

那天午夜过后,马子轩与清华大学的招生代表签订了一份保送生协议。77.1分排在所有选手的第40名左右,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可能性很大。

   

马子轩对于此次竞赛的疑惑,也是从那天夜里开始的。他起初获知的成绩并非77.1分。考试结束后,各代表队领队立即拿到了考生的考卷复印件和标准答案,用来判断评分是否有问题。按照程序,发现问题可协商成绩。马子轩原本理论得分63,实验得分30.6。他发现有些地方得分算少了,因此通过天津队的老师提出了复议要求。经过复议,他的理论得分为70,实验得分35.1,换算后的总分为77.1。

   

复议后,马子轩来到清华大学招生代表处等待签约,但从对方手上的成绩单上看到,自己的成绩被写成了73.6。他再次找到天津队的老师,并通过老师向承办方吉林大学反映。当晚零点以后,他接到电话,确认自己的成绩为77.1分,而之前登录的成绩有误,已经予以纠正。清华的招生代表也接到了确认电话。于是,双方顺利签约。

   

次日,马子轩参加了颁奖典礼,带着发给一等奖得主的金牌和获奖证书回到天津。他后来发现,获奖证书的获奖等级没有填写,盖有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中国化学会红色印章的证书上写着:“马子轩同学在第2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获得等奖。特颁此证。”

   

他苦笑着说,自己从小到大拿回的获奖证书有一大摞,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证书,还是出自国内高级别的赛事。

   

成绩被登错,获奖证书填写有缺项,这是马子轩的经历。从整个比赛来看,还有一些其他事情。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事后总结,这是一次为“中国化学奥林匹克30周年”献礼的成功赛事,人数上也打破了历届纪录。但马子轩向记者回忆,其中一道竞赛题就出现了错误,很多人反映“不符合科学常理”。

   

对此,中国化学会竞赛工作主管白温路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确实有一道考题“出题就有错误”,经过开会研究,结果是这道题所有学生都给了分。

   

2014年11月30日上午的闭幕式上,340名参赛者按照获奖等级,分别领取了110枚金牌、138枚银牌和92枚铜牌。

   

次日,长春当地多家媒体报道了赛况,不约而同称赞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的突出表现,并有对该校校长助理、化学教师韩国江的采访。报道均表示,吉大附中有3名同学成功跻身国家集训队。而此时,国家集训队名单尚未确定,成绩也并未对外公布过,但师生们已经依据搜集到的成绩来判断国家集训队人选。竞赛的关注者很快将各自搜集的各地考生成绩传到了网上。

   

化学奥赛的喜讯传到了各地。河北石家庄二中庆祝该校产生了全国第一名,宣布有4名同学进入国家集训队。

   

2014年12月11日,重庆一中副校长杨祖旺在该校一场运动会的致辞中也高兴地宣布,学校一年来的喜事之一,是高三的贾国赓同学进入化学奥赛国家集训队,保送北京大学。

   

仅仅过了半个多月,重庆一中的老师就发现自己高兴早了。2014年12月30日,中国化学会向各地化学会发送了集训队50人名单,贾国赓落选。同时落选的还有天津一中的马子轩。

   

这份只发到各地化学会、没有对外公开的通知发出后,吉大附中的喜悦“扩大”了。2015年1月8日,吉大附中在校内发出喜报称,该校5位学生以绝对优势获得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均保送北京大学。“一所学校、一届竞赛,有5人获得金牌并全部入选国家集训队,这一令人叹服、难以超越的绝佳战绩必将载入中国化学竞赛史册。”“5人进入国家集训队的成绩将我校推至全国第一的高度。”入选国家集训队增加的两人为赵振起和唐泽宇。

   

马子轩始终没能看到国家集训队名单。白温路对记者说,中国化学会通知各地化学会后,由各地化学会分别通知入选者。

   

天津队领队、南开大学教授郑健禺证实,他所在的天津市化学会收到名单后,立即通知了天津的一位入选者,因马子轩不在名单上,就没有通知他。

   

2014年12月31日,有外地同学给马子轩发了一份国家集训队名单,问他为何不在其中,他的第一反应是“名单是假的”。因为据他所知,吉大附中增加的两位入选者,至少有一位是银牌获得者。他注意到该选手曾代表学生在闭幕式上发言。

   

看到不知真假的名单后,他向天津队的教师、南开大学退休教授袁婉清求助。袁婉清咨询得知,在竞赛结束之后,又复核了一遍成绩,马子轩被扣了1分。

   

郑健禺对记者说,作为天津队领队,他只知道天津队选手的成绩,不知道他们在全国的名次。其他省份选手的成绩和获奖情况,他更不清楚。对马子轩最后这次减分,他一点也不知道,也没有得到中国化学会的通知。

   

化学奥赛章程显示,“决赛选手的竞赛总成绩由命题组和各代表队领队经协调评分确定”。

   

白温路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经过赛后重新复核,马子轩后来确实被扣掉1分,而贾国赓被扣了4分,导致排名下降。

   

白温路说,此次竞赛之所以复核,是因为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2014年11月29日晚,命题组与各代表队领队协调成绩,划定金银牌分数线。每个省份的协调时间是15分钟。协调之后,再登记录入成绩,最后打在大屏幕上,让大家检查,耗时很长。当晚散会后,河北省代表队的一位老师反映,一位河北考生的成绩经过协调后应该加分,但登录时没给加上。

   

当时,金牌线已经划定。中国化学会对河北这名学生的成绩作了修改。但修改对其获奖没有影响,该学生仍是金牌获得者,但进不了国家集训队。白温路说,更大的失误在大赛闭幕后发现。11月30日下午,吉林省代表队反映,吉大附中的赵振起、唐泽宇同学,也是该加的分漏掉了,结果领了银牌。

   

在场的中国化学会、吉林大学的代表们研究决定,要复核学生的试卷和成绩单。“有问题必须得纠正,不纠正就等于错上加错。”白温路说。

   

据他介绍,由于出了3例错误,中国化学会把所有考生的试卷带到了北京,责成吉林省化学会先去核查成绩单。结果发现,除了之前的3人,天津的马子轩、重庆的贾国庚,以及上海、湖南的各一名学生,都出现了成绩登录错误。

   

“既然成绩核查有问题,就再把试卷复核一遍,看试卷评判有没有问题。”白温路说,12月中旬,他们又查看了原始试卷,尤其是天津和重庆的两个原本名次靠前的学生,因为关系到国家队集训名单。

   

经过复核,赵振起、唐泽宇的成绩大幅上升,不但超过了金牌线,而且排在三四十名的位置。成绩为77.9分的贾国庚因比赛超时12分钟,按规定被扣掉了4分,从30多名退到了60多名。马子轩被减掉1分,排名由原来的40出头,降至并列48名。上海、湖南的两个选手也被减了分数,但对他们没有太大影响——与最早发现的那位河北选手一样,他们的成绩本就进不了集训队,但减掉分数后也没有失掉金牌。

   

中国化学会规定,化学奥赛的前75名为国家集训队候选人。从75人选出50人时,并非完全按照成绩排序。白温路告诉记者,首先确定的人选是前50名中各省份的第一名,总共19人进入集训队。剩余的31个名额,由19人之外其他选手按照成绩排序产生。有的省份没有选手进入前50名,但有选手在51名到75名之间,这些省份的第一名也可入选。因此,江苏省、北京市、江西省各有一位选手入选,导致前50名有3个学生落选,并列第48名的马子轩就是这样被淘汰的。

   

经过调整,最终金牌由110个增加到112个,银牌由138个减至136个,铜牌仍为92个。

   

白温路说,对于竞赛出现的这些问题,中国化学会将进行调查核实,对有关工作人员追究责任,进行处理。首先要做的是纠正错误,确定国家集训队名单,很快就要安排学生集训。

   

赛后变更成绩,马子轩的母亲邸庚表示无法理解。她说,比赛结束一个月了,自己主动去问才知道孩子成绩有变化,这样一个国家级的竞赛还有什么权威性?赛后的复核过程,连天津队的老师都不知情,复核程序谁来实施,谁来监督和公证?不能不让人合理怀疑背后可能存在“暗箱操作”。

   

白温路对记者解释,重新复核成绩时,外地代表都已返回,因此没有其他省份的领队参加。最后复核试卷的是中国化学会竞赛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退休教授段连运与吉林大学的会务负责人。在复核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更改。如对结果有异议,可以委托学生的指导教师查阅原始答卷,发现问题可以继续协调。

   

邸庚对记者表示,自己不想查看答卷。在不确定原始答卷有没有专人看管和保密的情况下,两位被加分考生的答卷是否被重新修正过,谁也不敢确定。

   

对于这一怀疑,白温路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那我只能说,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为什么不公布所有考生的成绩及名次?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白温路回答,一些考得不好的学生不愿让别人知道隐私,有些省份成绩不佳,也不愿意公布。往届竞赛也是这样做的。

   

化学奥赛章程中也规定,获奖名单在闭幕式上宣布,发奖时不公布选手名次及选手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而让邸庚感到气愤的还有一点:孩子的成绩出现了变动,却在竞赛结束后一个月才知情。这一个月是高考前的6个月之一,如果尽早告知,孩子也可以为高考早作准备。结果,在这一个月里,马子轩一直以为自己会进入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并且在为集训作准备。

   

“孩子耽误不起”,她说,“您知道这一个多月对高考学生有多珍贵吗?”

   

现在,马子轩只能迫使自己回到高考的轨道上来。没有进入国家集训队,就无法获得保送资格,他与清华签订的保送协议变成了无效协议。作为竞赛生中的佼佼者,他从高二起就将很多精力放在了学科竞赛上,这是跟高考截然不同的轨道。

   

一年前首次获得化学奥赛金牌时,他就与清华签订过自主招生协议,约定只要他高考成绩达到重点线,就可被清华录取。他说,考到重点线对自己来说也许并不难,令他难以释怀的是,这次在吉林参加化学奥赛经历的很难理解的一切。

   

“如果成绩不够,我自己能说服自己。但是,出了这个事情,我一点办法都没有。”马子轩说,“希望以后不会再出现这种事情了。”

   

本报天津1月15日电

 

 

 源地址:

 http://zqb.cyol.com/html/2015-01/16/nw.D110000zgqnb_20150116_5-01.htm

 

 

 

当事人在百度贴吧“化学竞赛吧”的发言,以及文后的部分评论 

我有必要发个帖子说明一下我的情况.

 作者:dyxdy

 

本人参加了今年的化学竞赛全国决赛.过程及其曲折.成绩被改动了4次.


考完实验之后我拿到了老师给我的估分.不理想70多分.然后我拿到实验的评分标准自己也算了一下.应该是37-38左右.
第一次理论成绩下来63分.除了第三题那个出题人脑抽的错误之外.毫无理由的扣了大量分数.这是第一次.


实验成绩下来30.6分.和预估相差很多.发现自己少记了一组数据.应当扣2分.但是他给我扣了4分.然后回答问题就错了第一小题的一小问.应该扣0.5他扣了我3分.


这就是2次有问题的成绩.


最后经过申诉
理论63 -> 70
实验30.6->35.1
这个成绩是我能接受的.虽然理论那个物化题依然没给我分.
总成绩77.1


之后我就去清华招生办了.我是之前一年的全国金牌.还是计算机银牌.清华老师和我很熟.我直接就进去了.当时想直接签保送协议的.我要求等正式成绩出来之后再说.
这时候拿来的成绩单.我的成绩又变成了73.5


这时我还是很冷静.招了我们的领队.经过和主办方老师的协调.他们承认录入错误.要给我改过来.但是要我不要声张.怕名声不好.当然我当时很听话.除了很熟的队友没和别人说过.当天晚上吉林的老师给清华招办打电话.我在半夜1点多才签完的协议.
转一天在北大帮忙的学长和我说北大那边我的成绩已经改过来了.我才算放心.


这时候我手里已经有保送协议.闭幕式也结束了.这时我的成绩是77.1排名40.在我之后75之前的第一名有4个.稳稳的集训队.


在我回家一个月之后.12月31日,一个和我非常要好的浙江同学给我发了一个文件.就是所谓的集训队名单.他问我我为什么没在上面.
我才看到我又一次被黑了.当时联系了天津的领队还有清华招办方面.
最后的说法是.冬令营结束之后他们又复查了一遍前80名(注意这个数字)给我扣了1分.
我变成了76.1排48然后就被省第一卡下去了.


现在问题来了.原来比赛之后还可以更改成绩.而且不经过任何通知.
如果不是浙江的同学跟我说这个事情.可能我现在还过着保送生的生活.准备国家集训队.
但是我现在回班念高考了.

 

之后就是家长去申诉.中国化学会的白老师是个神人.他不停的重复他父亲病危.竞赛有自己的流程.和他给我扣分多么有理有据.这么3点.说了几个小时.
我的问题一个都没有回答:
1 怎么可以在比赛结束之后变动成绩
2 变动成绩为什么不通知当事人
3 就算变动了.你及时通知我.我就回班高考了.白白浪费了我一个月时间.


当然这时候我还不知道另一件事.
被黑的不止我还有一位重庆的同学77.9分.据说被扣了4分.
然后换上来2个吉林的同学.没错,银牌.一个67分一个68分.
都是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的.
一个在名单编号43 一个编号44
于航和唐泽宇
这两位同学在复查的时候就涨了10分.
可是注意.他说复查前80名.请问100多名的银牌在前80?


那个白老师最后说.我们决赛现场说的成绩是参考成绩.一切以我们最终成绩为准.
原来不止有参考答案.还有参考成绩.


一个月之后公布名单就是准备了充足的时间来做工作.想要证据,没门.我们有工作流程.想要公平,也没有.谁让你就是个普通人.现在我就不明不白的回去高考了.


相信认识我的人很多.之前这些成绩可能有所耳闻.我说的每个成绩都是有人可以证明我没有造假的.所以不要说我77.1是自己想的这些.如果我成绩不够,清华就不给我保送协议了.


我就是想要讨个说法.

 

 

马同学这篇帖子后面有400多条跟帖,绝大多数都是搞竞赛的同学们写的,这里摘选一些有实质内容的:

 

好混乱。吉大也太没节操了,必须讨说法啊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事情竞赛才会遭到诟病,才会有一而再再而三的政策改动
吉大这不光是毁学生,还要毁了竞赛


吉林在29届物理时的申诉就很让人怀疑。。。马犇加油吧。。。顺便竞赛各种内幕已经足够了目测这个也不会是什么大新闻

 

我就不说啥了。怎么回事心里大家都清楚,包括最近的政策变化。


我只说一句:我们不应该是政策的受害者,因为我们什么都没干。是谁干的,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实验水杨酸升华点70要求110度烘干至恒重的事儿不知有人吐槽过没有

 

这种事情一出那些要削减竞赛政策的人连集训队保送都要不放过了

 

不是,楼主光在化吧发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啊?找找家里人什么看能联系上媒体么?这他么的都能忍还啥事儿忍不了?

 

感觉还是北大冬令营比较正常,就算调分也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且集训队名单(正式)一个星期后就出来了,网上都查得到

 

前途非常重要建议申述,必要时走法律途径.心灰意冷就出国吧

 

竞赛有黑幕,学生会有黑幕,科研院所,上了社会……国内的环境实在不忍吐槽,如果能成功讨回公道就好好考虑下出国的事情吧,在国内只能呵呵

 

严惩教育腐败,肃清学术败类。支持楼主,如果真为黑幕所致,祝涉事者万劫不复。

 

吉大又不止化学乱搞

 

是啊,我当年堂堂国三去考吉大自招居然没过。吉大自招把竞赛获奖者和校长实名推荐的放在一起考,考的东西和化学完全无关,还统一定标准。我现在在一个渣学校。


怪不得一个月前我在活动手册里没有看到吉林省代表队的申诉时间…而且我们省在申诉的时候实验成绩根本就不给加分。。。国决都这样,竞赛还有什么公平可言


知道一些内幕的想吐几个槽。
第一,吉大三年前办冬令营就是各种不规范,培训老师和出题老师竟然都是【哔—】,大家都懂得。
第二,今年比三年前更是明目张胆。且不说今年决赛成绩一改再改毫无效率和准确度可言,冬令营结束后的第一天上午,竟然接到了吉大打来的电话,说成绩再次进行了更改。更搞笑的是,吉大为了让自己省队的成绩看起来不要那么凶残,竟然自作主张将某些吉林省队学生的实验成绩直接砍掉一半,导致从金牌改到银牌。估计银牌进集训队目的是安抚?个人猜测。
第三,主场龙客场虫要不要这么明显?好歹不在吉林办的时候别考那么糟啊_(:з」∠)_


对于吉大。。。以及东北某些事。。。我只想说拍蝇必先打虎。。。具体不说了

 

班长么么哒,你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公道自在人心~记得前些天看到有关竞赛的政策在一而再再而三的下调,心里特别气愤,觉得国家说是要发展创新型人才却向着培养机器的应试教育之路上越走越远,然而随着各种黑幕的抛出,我们这些真心热爱着化竞的孩子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安心撸高考罢了

 

特来顶贴,楼主宽宽心好好准备高考吧


作为一只化竞渣渣,化竞弱成渣,保送没考好,自招没考好,高考一样考的很好

路不止一条,加油~

 

确实有点乱,看来该滤滤了,冬令营结束网上发布的成绩该同学是73.6并非是77.1,所以当时就应该及时和领队协会沟通,由领队或协会提起申诉。

 

楼主息怒~估计很难有结果~争取出国吧~考了今年冬令营,我都呵呵了,多扣了几分,最终失金牌…

 

建议:一是到有关信访部门信访;二是看能不能走法律程序;三是有关纪委举报

 

四年前被数竞坑过的说一声吧,为什么逮着清北非上不可,国外学校好的多得是,端正这个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马神。我也好久没回来了。。看到璇姐的转发才看到。建议申诉的同时还是做好高考准备。毕竟。。黑幕这东西。天朝也都习惯了。

 

怎么说呢,如果楼主所说都有证据的话(个人倾向于楼主说的是事实),那么还是可以去申诉反映的,不过感觉这不大可能,最后应该会不了了之。希望楼主还是节哀,调整好心态参加高考,毕竟是有降分优势的,说实话等你到了北大清华以后这些也就是浮云了

 

前OI选手路过。
这事得去主管单位反映,如果只是在这说说并没啥用。
想想还是OI公平,现场出分,现场给数据,怎么死的一清二楚。
可我还是去高考了,还考跪了……

 

同情!向教育部反应!国家取消竞赛跟这些有很大关系。。。


想想其他竞赛,其他高校,不都是一样的吗?人大只是被揭出来了。。这些人的行为,破坏规则,让公平遭受践蹋,天打雷劈


就这么几个人,就能决定这些优秀孩子的前途?化学会和各省的联赛又会怎么样?吓!圈子越小越容易操作。。

 

嗯。。。14年暑假某比赛的某主办方同样捅了很大的篓子。。。考完整道实验题被删,分数还算错,名次一改再改。原先的银牌被改成第一名。。到现在获奖证书都没有发。也是醉了。顶楼主

支持楼主。不过也要小心某些媒体,不要搞得一些人趁机再鼓吹削减竞赛!

 

协调评分确实乱的惨不忍睹,据说吉林省队不让去?以及实验随便撞,随便撒别人东西,(烘箱你懂得),把b拿去烘被撞了老师也不处理,当然没想到已经黑到这样了,,想想就知道改卷评分协调环节有多大问题

 

四年前的老人路过。。。
我以为当时厦门大学够挫了,没想到吉大这么吊的。

 

2011年同样在吉大考试的人路过,被坑得一愣一愣的。本来说集训队每个省只能有两个,第三的我就没去争分了,后来莫名其妙加了一个,结果其他学校争了分到了我们省第三就进了集训队。当时我全国25名没进集训队

 

马神不哭。好好准备高考,没问题的

 

同今年化竞党帮顶。我233333 改革就不吐槽了大家心里都懂。那次去上课教授对着台下一群化竞党说了一句类似于现在的竞赛生受了很多委屈这个意思的话其实最可怕的委屈不是政策受委屈吧。

 

楼主加油!第一次贴吧发言,吉大和化学无关专业在校生给楼主实名顶帖


早他妈看不惯吉林的腐败 官僚

 

重庆的那位同学也来顶一下。我从化学会得知的消息更少,那位老师就说是之前加分加错了。心里的气愤不满肯定是有的,但又有何种办法呢?只能重新抓高考了。

 

拿竞赛的开黑幕……有些人的胆子是越来越肥了。我以前光是觉得你艺考吧,公务员考吧,开开后门也忍了……学科竞赛这种,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和最优秀的老师一起耗尽心血的,还敢玩黑幕,国家到底管不管?

 

路过帮顶吧,吉林确实是个黑窝子,这个地图炮开的并不冤枉,不过以楼主的实力,好好准备高考,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难题。

 

这孩子确实悲剧,总决赛48名,都没拿到保送资格,后面3个以上省1?但希望还是在的,高考加油,千万别灰心、别沉沦!

 

这条路是我们曾经的信仰,所以当这条路被肮脏的勾当玷污的一刻,我们会很生气。这件事情对化学竞赛和国家化学事业的发展都会有巨大的影响。有必要向化学会给个说法!化学竞赛拼的是知识,而不是来自哪里。如果这片天空被玷污,我等将开辟新的天空,展翅高飞,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昨天怒气冲冲问了我省化学会,他们也无能为力,说网上公布的成绩排名不是最终成绩,而是一开始给招生学校做参考的,但我们几个的排名和成绩是准确的。而所谓的最终成绩和排名根本不会公布!这就有猫腻了,搞得现在想申诉都没证据,想了一夜,只能忍气吞声,努力应付高考,到北大再作较量,有实力的终究有实力,谁怕谁!不知被加分上来的两位吉大附中的银牌同学作何想呢?

 

孩子加油,我省当年省级赛的第一名以及前二十名大多是一所高中的,第一名直接就没去省队集训保了某文科大学文科专业~猫腻可想而知了吧

 

看了大家回复,呵呵,不做结论,只讲一个真实的事情:2013年之前五科联赛保送生4000多人,因种种原因如今只剩下260个名额。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些学生家长及竞赛不好的学生不停地向当地教育部门举报竞赛的非法性。这些人举报竞赛的原因你懂的。。。教育部明文规定奥林匹克竞赛不允许办班,但是保送生的吸引力造成各中学大量办班。

 

建议楼主与人民网联系,人民网对化学奥赛曾经系列报道。为什么化学奥赛问题这么多?湖北化学奥赛曾经倍受瞩目,结果不了了之,全国顶尖奥赛居然也出现这种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来清华北大招生办要思考一下了!

 

你太年轻了,4年前我考物理竞赛,估分120出分97,一道全对的大题给了我零分,我父亲去省会申诉,改成了103,省队就这样没了

 

拉倒吧LZ,竞赛这条路就是黑暗而功利的,别把这当学术,竞赛的全部目的就是考个好大学然后到大学里你要是想学化学的话再继续学习,实际上竞赛题很多都一味的追求偏难怪而跟实际研究扯了十万八千里了。你能去清华已经很不错了,当初我理论上能去清华的成绩愣是被挤掉了,说是比我好的报满了,其实就是没给清华招生那货送礼;我同学上北大了结果只进了工学院,让我233了很久2333

 

很多竞赛上来的,最后都销声匿迹了,完全没有了当初的热忱;
很多人出生不怎么样,但是最后坚持了下来,在这个领域做得很不错甚至很有发言权。


这个时代虽然充斥着各种浮躁,但是希望楼主还是能够沉淀下来。Time will tell.

 

作为参加南开那场的老人,记得结束时也是吐槽满满,但感觉没有你们这么严重,好好规划后高三生活吧,bless

 

多人改分,有人竟然多次改分,试卷改的太不严肃。选手们为这次比赛付出很多,多数同学都高中阶段只哟这么一次机会,吉大化学冬令营的工作人员情何以堪呢?

 

新增的2个集训队队员都来自吉大附中,太巧了……
http://tieba.baidu.com/p/3508394453

 

 

源地址:http://tieba.baidu.com/p/3512115797?pn=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