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 好奇
好奇心是个体在遇到新奇的事物后,引起注意、产生操弄意念等一系列内在心理变化。它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无关,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青少年心理、生理发育尚未成熟,他们好奇心要比中、老年人强烈得多。而且他们会不顾一切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吸毒对于任何人而言,都充满了未知的诱惑,对于青少年就更是如此,因此,吸毒绝大多数是从青少年开始的。尽管初次吸毒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但我们发现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所占比重居然超过了三分之二。
2、 享受心理
许多吸毒者都是从有钱开始的,有些人明明知道吸毒不好、是火海,那为什么还要去吸呢?其要害就是“享受”,不设心理防线。
有一位吸毒者靠给别人拉石料起家,挣到腰缠万贯的地步,吃了不少苦。一位“好友”说:“老弟,别那么死心眼儿了,该享受享受了。”于是他跟“好友”来到了一个及时行乐的去处。香茗、美酒、歌女、音乐,实在令人销魂,尤其那叫不出名来的“香烟”,一支吸过,即有飘飘欲仙之感。一夜下来,才几十元。好便宜的享受啊!以后,他再也不用人引荐,便成了这一“乐园”的常客。令他留恋的并不是香茗美女,最有吸引力的还是那市面上买不到的“香烟”。他觉得越来越离不开它了。直到将汽车、房子卖掉,倾家荡产……
3、 逆反心理
一些青少年在外做错了事,被家人发现,接受不了家长的严厉批评,认为家长纠缠不休,于是赌气吸毒上瘾。这部分人当中有的从小受父母娇惯,比较任性,有少部分属于缺少家庭的温暖。家庭的不良影响,对青少年吸毒蔓延起重要作用。一些家庭不健全,父母离异或长期离家外出,对子女放任不管,家庭生活极不正常,生长在这种家庭的孩子,长期处于一种对家庭失望,前途迷茫、惆怅的精神状态中,极易被人勾引,误入歧途,有的一家两三个未成年子女都跌入毒坑,造成悲剧。一些家庭条件好,生活优越,父母对子女过份溺爱,以满足其物质欲望的办法,代替应有的思想、品德劳动观念的教育,使子女从贪婪物欲向寻求精神刺激发展。有些青少年知识匮乏,不懂利害,不辨是非,在精神空虚、思想飘移之中,逐渐成为毒品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