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原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持续减少。2008年下半年,“爸爸基金”开始建仓时封基最高的折价率个别达到40%,而如今竟然连20%以上折价的封基都没有了。想想当初的折价率和当初指数位置,那时候的封基简直是“送钱”基金啊。考虑到有“基金黑幕”的不光彩历史,封基有一定的折价率也是活该,不过整体超过20%以上还是有较大的安全边际的,至少比投资指数基金要安全得多。最近半年封基折价的减少,网上总说是什么分红行情,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折价减少的幅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分红行情的力度。我个人猜测还是和指数期货的推出有关。我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可以利用折价的指数型封基和指数期货进行无风险套利,这种操作的不断进行会导致封基的折价率不断降低。
鉴于封基折价率的大幅度减少,我不得不重新检查一些爸爸基金的持有品种了,除了江淮汽车以外,爸爸基金持有7只封闭式基金,如下表中的前7个。江淮汽车的仓位和单个基金的仓位一样。
爸爸基金建仓完毕时平均折价率是28%左右,而目前7只基金的平均折价率只有仅仅10.2%,其中普惠和丰和的折价率已经低于10%了,特别是普惠折价甚至低于5%。爸爸基金的最重要原则是稳健,当初买入封闭式基金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折价率的存在,目前如此之低的折价率使封基的安全边际消失大半,因此我考虑将封闭式基金要逐步退出重仓的行列。但是目前暂时还没有找到比较稳健的品种,所以还是先在封基内部调仓,增加整体折价率。
除了折价率以外,我另一个选股的原则是基金的重仓品种要符合我的口味,虽然我也知道基金的换仓频率远远超过了我换基金的频率,但是总是聊胜于无吧。原来我还研究封基的历史业绩,后来发现基金的业绩都是风水轮流转,干脆就不考虑这个因素了。而且封基的经理干得好一般都会被调到开基去当经理,所以更不能把历史当回事。从以上两个原则我选取了基金鸿阳和基金裕隆替代基金普惠和基金丰和,预计下星期进行这一操作。如果按照现价换仓完毕,依然持有7只封基,平均折价率将达到13.1%,平均折价率提高了接近3个百分点。下一步的任务还是继续寻找比较稳妥的投资品种替代封基,我怀疑封基的折价率以后可能长期都在10%以下波动,考虑到封基的特有属性,这样的封基的安全性和指数基金就没有多大区别了。
附注:有朋友发现裕隆原来就持有,我也是昏了头,原来是想选一个原来没有的,结果高折价的几个重仓股我不太感冒。如果裕隆有的话,就干脆换普丰算了,普丰折价更高一些。这些换下来平均折价增幅就超过3个百分点了(普丰算两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