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在汽车企业和流通环节的库存量为99.96万辆。于是有关汽车库存重压即将带来汽车降价,汽车行业拐点即将到来的说法又甚嚣尘上。其实从去年年末,关于汽车行业周期性高峰已经到来的说法就一直没有停,因此今年开年后汽车股走势一直不佳,估计大资金在去年在汽车行业上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后,已经慢慢撤离这个行业了。但是实际情况怎样了,今年从一季度开始汽车行业以近乎疯狂的速度继续高速增长,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去年的增长水平。当然这里面有去年09年一季度受08年金融危机拖尾的影响,到了二季度,增长速度肯定会慢下来,但是估计全年的增长速度可能还是要高于去年全年水平。至于这其中的原因我在文章《2009——中国的轿车普及元年
》中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对于一个已经稳定的周期性行业我们可以用简单周期来进行分析,但是对于一个还在高速增长的周期性行业,就不能只是用简单周期来分析其发展轨迹。
   
事情既然没有按照主力资金和主流媒体的预想发展,于是主力媒体从去年底开始就没有说过汽车行业的好话,刚开始是以周期性行业来说事,认为汽车行业不值得投资了。1月份由于春节影响,销量不仅同比大增,而且环比去年12月份都是增长的,大概一月份是媒体说汽车行业坏话最少的,因为实在也没什么可说。2月份由于有春节假期,销量环比大减,于是媒体都又开始活跃起来,《2月汽车销量环比下滑27%》等内容文章一篇接一篇,但是实际上2月份除掉假期的单日销售量比1月份都不算少。3月份刚开始一个星期,汽车销量稍微有点下降,媒体们又欣喜若狂,《3月汽车销量下滑成定局
2010年车市走向成疑》这样的文章纷纷出炉,但是3月底一结算,却出现了历史最高的173.5万辆的销量,又给了媒体一个大嘴巴。目前4月份销量下降,库存上升,媒体们还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于是《库存新车成车市重压五月车价或跳水》又出台了。那四月份接近100万辆的库存是不是不可接受呢?
   
首先,汽车由于从下线到终端销售,有很多环节和时间,因此保持一定在库存辆才可能保持终端一直有车可买,实际上一季度的各款车在终端上都提不到现货,说明一季度各款车的库存都不够。美国汽车工业界认为,一个厂商要保持连续和良好的销售,一般要保持60天左右销量的库存。根据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的月平均销量计算,中国60天的汽车销量是306万辆。这样看目前的100万辆是不是不多呢。但是在美国,汽车经销商接到来货可以开出60天的商业期票,60天内不用付款,也不用付利息,厂家用期票到银行贴现之后拿到现金。这样,对厂家和商家的资金压力都不大。但是中国不行,经销商基本上是现金提货,资金压力就大了,所以不敢有库存,所以以中国目前的情况达不到60天库存的情况,但是至少目前100万辆库存离重压之说相去甚远。
   
那么4月份销量环比3月份下降了10%是不是堪忧呢?其实同一季度相比,同比增长速度是降下来了,但是和去年同期比还是增长了30%以上的。去年一季度由于金融危机拖尾的效应,销量较少,到去年4月份汽车销量已经达到了去年全年的平均月销量。如果不看一季度的同比增幅,4月份同比增长30%以上还是很可观的。目前媒体对汽车行业一系列的恶语,我相信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受人所托,一种是因为前面的判断错误,现在急于找回面子证明自己没错。不管是哪种原因,我们需要的是自己的独立思考。目前市盈率最低的两大行业是汽车和银行,银行市盈率低我们可以理解为市场对地产行业的未来不看好导致,但是汽车今年30%以上的增长是可预期的,专家分析未来5年汽车行业可以保持15-20%左右的增长幅度,所以可以肯定地认为汽车行业没有必要一直保持目前这样的低市盈率。
   
价值投资实际上就是发现市场的错误,在投资品种的价值回归中赚取收益。如果价值投资者发现自己和主流方向不一致时,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说不定,现在就是你的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