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北大与江苏“狗肉账”害了考生

(2006-07-27 00:52:52)
30元钱卡倒清华北大
 
江苏收录取费受到多所高校联合抵制
江苏考生为此迟迟收不到录取通知书     
双方利益之争却让众多考生受到影响
  
清华、北大与江苏“狗肉账”害了考生
  
  被清华、北大、复旦、人民大学等众名校录取的“尖子生”们急了,早过了时间,录取通知书却迟迟不到。咨询学校,得到的答复是“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下称江苏省考试院)迟迟不给录取审核单”。而江苏省考试院不给审核单的原因是,这些名校没有交钱。
 
 
迟到的通知书
   
   迟迟接不到录取通知书,各地“尖子生”和家长开始着急了,不断有考生和家长打进各名校的招生热线咨询。
   清华大学的蒋东翔教授负责江苏徐州、宿迁两地的招生工作,他可能想不到的是,会不停地接到来自考生和中学负责人的电话。
   “家长和学校的电话中都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录取通知书还没有到。”蒋教授从清华大学江苏片区招生负责人处得到了统一口径:“给家长们的解释是,录取通知书都已经做好了,只等江苏省考试院的录取审核单。”
   面对越来越多的询问,人民大学、北师大和清华19日在网上公布了一份说明,对此事作了如下解释:“截止到目前,我校尚未收到江苏省考试院寄送的江苏考生录取名单,因此录取通知书无法发放。”
 
 
给学生留下隐患
  
   中国科技大学招生办孙老师告诉记者,从2002年起,他们就没有收到过江苏省考试院(招办)的考生录取审核单,他们往年的做法是,在网上招生系统中直接找到被自己录取的学生,按照上面的考生资料直接寄出录取通知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慕永国处长则称,今年虽然没有收到江苏省考试院的考生录取审核单,但他们已经寄出了录取通知书。而方法,则是用了中国科技大学往年的做法———直接从网上获得考生资料。
   但这种方式的后面有着较大的风险,慕处长告诉记者,这些学生凭学校开出的录取通知书入学是没问题了,但问题可能出现在四年以后:“按教育部的规定,学生毕业派遣必须要有入学时的录取审核单原件,否则无法派遣。”
   哈工大的慕处长将以后会出现的问题的责任归咎于江苏省考试院,“他们在收不合理的费用,我们不会交这个钱,如果四年以后学生毕不了业,责任将由江苏省考试院承担。”
收费是否合理?
   慕处长告诉记者,哈工大今年在江苏招收了约200名新生,按每名新生30元的录取费用,不过6000元。但他将这笔费用定为“不合理的收费”。
   江苏省考试院前天向媒体做出了说明,“教育部于1999年下发了《普通高校招生计算机网上录取工作试行办法》,其中规定,高校应按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有关省(区、市)招办缴纳相应的录取费用。”
   说明引用了2001年江苏省物价局的相关文件,“参加异地网上录取的普通(民办)高校每招收一名考生须缴纳网上录取费用30元。”这两个文件,就是江苏省考试院向外地高校收费的项目和标准依据。
   但外地高校对此并不买账,中国科技大学招办工作人员认为,这是重复收费,“那当时高考考生交纳的报名费算什么?”
   哈工大慕处长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见,他认为考生报名费用中已经包括了考试和招生录取的费用,江苏省考试院再向高校收费有重复收费之嫌。      
   慕处长还对有关部门通过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持异义:“江苏考试院对江苏的省属高校有收费的权力,不应该对外地的高校收费,通过批准的收费项目并不一定是合理的。”
   对收费的理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解释,江苏省收取网上录取费经过物价、财政和教育部门正式批准。鉴于实行网上远程录取后,网络硬件、软件投入很大,还要支付院校新生录取名册的邮寄等,招生工作成本大大增加。
   该负责人表示,在高考报名时,考生们会交纳相关的报名考试费,但这些费用和网上录取完全是两回事。考生们交纳的报名考试费一般用于试卷印刷、监考费、阅卷等。
   记者还从有关高校招生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国内有不少省份都和江苏一样,收取相关录取费用,一般情况下在20~45元之间不等。
   “收取录取费,外省院校肯定应该一视同仁。”这名负责人认为,外省院校在江苏招生,就应该按照规定交纳一定的费用,这对外省院校和江苏省内院校应该没有区别。
   采访中,北大招生工作人员不愿对此过多致评,他表示将听从“教育部的协调”。
 
 
利益之争
   
   有关院校认为,与江苏招生主管部门就收费的矛盾由来已久,从此次各高校向外发出的说明中就可见一斑,在各高校发出的说明中,行文、措辞甚至是段落结构都如出一辙,惊人相似。
    南京某高校招生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江苏省高招实行网上录取之前,那时的江苏省招办是向考生和家长们收取录取费,从2001年实行网上录取后,高校每录取一名考生,就需向江苏招生主管部门交纳20元的录取费。
   以他所在的高校为例,每年学校的招生计划大约要2000人左右,交纳的费用大概就得4万,而这部分钱不得摊派给考生和家长,都得学校自掏腰包。
    一名院校招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看起来,一个学校在江苏就招百十来个学生,对高校而言不过区区几千元,但是此风一开,各省如果都来收费,对招收几千名新生的高校来说,就意味着几万、十几万的支出,所以联手抵制是必然的。”
 
 
事情已经妥善解决?
 
   记者截稿前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此事已得到了“妥善解决”,从昨天起,江苏省考试院向各高校寄出了录取审核单。但该院工作人员表示,江苏在来年将继续收取该费用。而可以想见的是,这项收费可能将继续受到各高校的抵制。
  实习生谭泽锋  现代快报记者 言科  责任编辑:张 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