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思大学生商业帝国梦的破灭

(2006-07-18 02:31:51)

冷思大学生商业帝国梦的破灭

张 瑞

       
背景:
    2005年12月27日,众多媒体记者都参加了一场特别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角是一位在校的大学生——南京邮电大学21岁的大二学生陈峰伟。他大声宣布,由他自筹资金300万元成立“唐电电器有限公司”,他从学校休学,自任董事局主席。公司的7位核心领导层均是在校大学生,堪称南京最年轻的民企领导层。陈峰伟还豪言:将建起一个商业帝国,很快就将超越苏宁、五星、国美、永乐等电销售巨头。此举轰动全国,并被全国各地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摸版”。
    可2006年的7月8日,陈峰伟却被刑事拘留,与他同时被刑拘的还有另一所高校的在校学生。据了解,这两人被刑拘与5月份发生的一起诈骗案有关。被骗者称曾借给陈峰伟两万元,后来屡次索要无果。后来,他在网络上发布投诉求助信,一名自称记者的人找到他,声称要为其维权,并将欠条取走。而欠条被拿走后不久,陈峰伟便公然宣称自己已经不欠他两万元钱了。
    警方经过侦查发现,记者是冒充的,而陈峰伟也与此事有涉。警方便将陈峰伟刑事拘留。据悉,陈峰伟向很多同学频繁借了大量的资金,足以证实陈本人的融资存在问题。目前,在看守所里的这位学生老总,声称自己没有失败,而且“早就想体验牢狱生活了。”
            ——详见2006年7月9日、7月11日《现代快报》


    陈峰伟,失败了。
    尽管已被公安机关收审的他,依然拒绝承认失败。
    不可否认,这次的失败,不代表他会永远失败。但,这个炎热的夏天,他的境遇依然给一些同样憧憬满怀、寻求创业之路的学生的心中,增添了一丝寒意。
    百度上市,一度使李彦宏身值近十亿美元,李因此成为众多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典范。
    陈峰伟却用事实告诉许多人,对资金、能力、经验都有限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并非“遍地黄金”。现在的他,反复地宣称:我早想体验牢狱生活了。而听者却感觉不出一点洒脱的味道,更多的,却是一种悲情。
    因为,一直以来,陈峰伟都是孤独的。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部分省市出台了一些优惠措施,其中,不乏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与政府的热情不成正比的是,学生创业始终没成气候。
   于是,此前,网易创始人丁磊曾经在华南理工大学直言:“我不赞成大学生创业!”他认为,不仅是因为他们成功几率太小,同时也因为现在中国的教育不具备成就一个企业家的知识结构。
  难道,大学生创业,真的不可为之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便是丁磊的反对态度,也被视为是一种忠告,一种提醒:大学生创业并非不可为,但不应过度脱离实际,或者好高骛远,操之过急。
    现在,很多大学生身上,体现着强烈的自主意识。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他们自主创业的步伐无疑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不少学生缺乏基本的理财技能、推销意识和沟通技巧。这些欠缺也是一些休学创业的学生们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比如陈峰伟。
    上海有专家专门指出,好高骛远则是大学生创业的另一大绊脚石。比尔"盖茨是大学生心中的神话,也是样板。所以他们要一鸣惊人,要一夜暴富。在第一分钱和第一桶金面前,很多人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后者。而缺乏宽容和理解的社会氛围,以及对年轻人创业的不信任,让他们一开始就处于竞争的劣势。
    危机,从一开始便已埋下。
    面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是他们的最大支持者。但远远不够。还需要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服务,甚至包括创业培训、资金支持等等。
    所以,陈峰伟所涉嫌的诈骗,恰恰折射出一个普遍的问题:创业资金的严重缺乏,让一个毫言满怀、敢于叫板商界大鳄的人,栽倒在区区两万元的欠条下。为了两万元欠款,他如此耗费脑筋,这,还是一个成大事的创业者吗?
    失败了的陈峰伟,依然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做错事的年轻人。
    因此,更多希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不应为此退却。
    因为,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成材的重要模式。
    有人说,没有学生创业就没有美国硅谷。高校毕业生创业不仅应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更应当作为一种文化来塑造。
   中国的“天堂硅谷”,有着近800家软件企业的杭州市高新区,也是这么做的。
    我曾专访过这个高新区的决策者。其最大的心得,就是“天堂硅谷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平等与宽容。
   “你见过孵小鸡吗?”他们打了这样一个比方,“我们对鼓励年轻人创业采取的便是‘孵小鸡’的方式!”很多刚刚从学校出来的人,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没有条件创业,这个高新区给他们配齐硬件设备,并享受房租“一年免租,二、三年减半”的扶持政策;还可申请额度达10万元甚至更多的创业资助经费。
   有的成功了,有的也失败了。
   失败者,没有人指责。宽容之中,他们又开始“二次创业”。
   就是这种“孵小鸡”,让“天堂硅谷”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成功的创业者。
   让每一个人敢于创新,敢于创业。
 “天堂硅谷”,给了我们一个佐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