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忽悠:鄂市全民炒房葬送千亿财富
(2013-09-27 23:22:31)
标签:
房地产鄂尔多斯调控高房价财经 |
分类: 经济杂谈 |
这几天,网上留传鄂尔多斯全民炒房导致上千亿财产损失,而这不过是有一个忽悠民众的话题炒作。
首先说说“损失”。什么损失了?
金钱?不可能。金钱只是在不同的所有者手中流转,不在你手中,就在他手中,盖楼的房地产商不管是用自有资金还是银行贷款,总归钱不会在流转中凭空蒸发,这叫做“货币不灭定律”,你到网上查一查就知道了。没有人在鄂尔多斯楼前焚烧钞票,何来金钱损失?建房使用了那么多建材,生产建材的企业都赚得了大把的钞票,何来损失?
楼房损失了?更不可能。平地里起了那么多楼房,从无到有,怎么说是损失?一片荒地里长出大片的庄稼而且结了果实,怎么能说是损失了?卖不出去,房子也在那儿,没有听说鄂尔多斯的楼房坍塌了,还是一种客观存在。
如果说建楼过程中有材料款拖欠和工资款拖欠,那么楼市低迷,暂时受困的就是材料供应商和建筑工人,而不是房地产开发商。现在楼房在那里,讨账的人你拿走抵账就是了,钱和房都在,只是属于谁的问题,谈不上损失。
一个物件,本来值1元,你2元买下后它又跌回1元,甚至5毛,谁受了损失?卖给你的人多赚了1元。物件只要还在你手里,你只要不贱卖,你想着它过些时日值10元不就行了嘛,谁爱卖5毛谁卖5毛,反正你不卖就行了。如果你5毛卖了,那个买走的人不就赚了吗?总归是有个人在赚。所谓的赚,只是某个环节某个人的事情,不是大家的事情。即便是像某种股票退市了,归零了,也是持有股票的人亏了,证券商和厂商当中肯定有人赚到了,因为没有人把钞票烧掉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把某个商人经商亏损说成是整个市场的亏损,那就太搞笑了。首先,胜败乃兵家常事,一场战争,一胜一败,不能笼统地说是这场战争失败了或者胜利了。凡是投资就有风险。对于投资这种事儿,熊彼特曾经说过,一个资本家站起来,千万个资本家倒下去。
只要鄂尔多斯的房屋还在房地产商手中,房地产商就不算失败;被银行收走,就不能说是银行失败;降价卖出,则是买家的胜利,还不能说是什么失败和损失。
不就是暂时卖不出去吗?这可以看作是对建筑质量的真正检测嘛。如果空置几年十几年依然如初,那么到时候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说不定赚得更多呢。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当年有一位台商朋友被绑匪绑票,老婆从台湾筹集大批台币兑换成人民币来赎人,结果被大陆警方几周之内成功破案营救,带着人民币回台的时候,汇率恰好大变,竟然因祸得福赚了一笔。
暂时卖不出去,对于不动产和证券这种东西来说,充其量合适的说法叫做“套牢”,而套牢的所谓损失,和行情看涨时没有卖出的盈利,都属于“纸上富贵”“纸上贫穷”,而不是什么真正的盈亏。
用产品抵账的事情在各个行业都时有发生,法律干预的资产封存拍卖抵账也是常事。但未必就是坏事。当年的房地产市场也曾经出现过低潮。一位工头哥们被开发商欠下大笔工程费,结果房地产商就把建成的毛坯房给了他十几套顶账,他天天愁眉苦脸,求着朋友们买房好给民工老乡开工资,谁知后来行情翻身,一下子从负债累累变成了千万富翁。不知道这回鄂尔多斯和温州的楼市低迷有没有会不会又造出一批暴发者。
二零零七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直接引发零八年金融危机,而今美国楼市见底回升,给了中国富人绝佳的抄底时机和美国房主解套获利的机会,美国多个城市富有的国人拿着大把的钞票疯狂“扫楼”,就像当年炒房团在国内“扫楼”一样。说不定这些扫楼的钱当中就有从鄂尔多斯或者温州楼市上赚到的。
所以,危机没有什么可怕,不就是账面上记账的花样变化嘛,不就是钱不在某个人的手中了嘛。
房地产在某个地方进入低迷,这种事情现在只是开头,今后不会绝迹,但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算是危机,也仅仅是某些人的某些部门的危机,不是全民危机,在低迷之前其造富功能井喷式爆发,造就了多少亿万富翁,现在亏损几个,算不了什么。
一场台风就能死三十几个人,一个煤矿出事就能死十几个,一个人体炸弹就能死几十个人。鄂尔多斯楼市就算是场经济台风,也没有听说几个人跳楼的,所以,楼市起伏没有什么可怕的。当年广东烂尾楼成片,当年海南空楼连城,都没有见死了几个人。即便是由鄂尔多斯和温州引发整个房地产市场出现美国当年的危机,即便是像某教授所言上百个城市楼市将会崩盘,那又怎么样?大家都看到的是人类成百万上千万死于战争,没有听说成千上万死于经济危机的,充其量就是过几年苦日子嘛。用不着拿什么危机呀、硬着陆来吓唬人。
战争已经变害为利变废为宝成为各国竞相开发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世界各地军演如火如荼,各个大国军售生意红红火火,经济危机说不定不久也会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呢,何况这种危机不过是财富转移,并没有像战争那样真正损失什么。
即使楼房被银行收走,对房产拥有者也就那么回事。原来咱就穷,咱曾经富有过,享受过,咱“来过了”,值了,充其量不就是回到原点嘛,只要人在,不跳楼,下一波咱就还有机会。何况,咱在其它地方的几十套楼房还在嘛,咱转移在国外的资产还在嘛,咱躲起来等复苏,跑路到国外避风头不就行了嘛。
为楼市低迷着急的人都是什么人?是债主的话,还可以理解,但说成是全民之灾就言过其实了。全民不是在讨伐高房价吗?鄂尔多斯和温州据说都房价都“腰斩”了,怎么不见讨伐高房价的人出手抄底?如果说还没有见底,那几折是底?如果再低,开发商就死猪不怕开水烫了,怕是有价无市了,怕是只能选择“被捂盘”了。
而全国房价七十个样本城市的房价总体上是快速上涨,各地又现抢购风,有人在房展会上遛螃蟹抗议,有人直骂地方政府假调控,有人祈求楼盘快点儿开盘。而腰斩的鄂尔多斯楼房又无人问津,整个一个越贵越买的买涨不买落心态,如果大家都买涨不买落,那么叫嚷抗议高房价还有什么意思?
一个正常的楼市,就是有些地方有些楼盘高价而另一些地方有些楼盘会低价,这是再也正常不过的市场现象,抗议好东西的价格高,把好东西的高价说成是整个市场的高价,这算是什么意思?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北京的房子变成鄂尔多斯就有人高兴?如果说北京人不会选择在鄂尔多斯买房,那么鄂尔多斯本地就没有抗议高房价的人?他们究竟再等待什么样价位的房子呢?如果全国各地的人都对本地的楼房像现在的鄂尔多斯一样,不要说什么政府调控失败,什么楼房降价,对房产商来说,降价还是死,还不如吊着高价卖呢,反正人们多是买涨不买落。
我一直对楼市调控感到不解,究竟是为谁所虑才要进行调控呢?
为房地产商考虑吗?多余。这就像劝赌一样效果甚微,买涨不买落的楼市是不会让开发商急流勇退的,何况房地产行业普遍对楼市调控持抵抗态度。
为政府自己考虑?不像。房地产是政府税收一个非常不错的来源,政府何必自己给自己过不去,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为了抱怨高房价的人?那也错了,事实已经表明,这些人对着腰斩的楼市也不感兴趣,政府就甭为他们操心了。如果政府担心楼市崩盘会使得很多人破产而导致社会不稳,那么政府不妨先测算一下是抱怨房价高的人多还是崩盘破产的人多,如果前者为多数,那么楼市危机不正是顺从了民意嘛,调整到它不会崩溃不就是违背了民意嘛。
难道是想让北京的房子降价到是个人头都能买得起的地步?那首都该有多大的容量才行啊?建“京西六十环”?那不就到鄂尔多斯了吗?调控成功了呀!
阅读链接:
1、喊话式调控治不了高价地 http://bj.house.sina.com.cn/news/2013-09-27/07242432924.shtml
2、“约谈”根本解决不了房价失控 http://focus.chinavalue.net/Biz/2013-9-16/651225.html
3、国世平代表什么民意?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2bb430101fbq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