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商原理一点通——高抛低吸

(2006-01-02 14:50:20)
   各位好。
  本节讲座的题目叫做“经商原理一点通”。先从容易明白的事例说起。
  在市场上,尽管消费品买卖是最终的交换环节,但是,消费品交换仅仅是所有交换中的一个部分,而且是小部分。大量的交换行为发生在原料的多次买卖和产品的批发分销运输环节。在这些环节上,产品是一般化的商品,决定交换的因素不是具体产品的有用性即不是消费的效用在起作用。中间环节的交换,利用的是同一商品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上对不同人群来说的的价值差异进行的。由于价值的主观特征即在时间地点人群来说的差异性,才使得中间环节具有存在的空间。也可以说,大量的交换行为具有投价值主观可变性之机的浓重味道,而不是利用商品的有用性来达到效用最大化。
  投机的交易,利用的是价格的走势而不是当前时间点上的价位。例如当前价位是Pn,某一方预期未来时间t上的价位是Pt,如果Pt-Pn>M(交易费用),则其就会买入,而不论Pn的绝对值有多大。这样在下一个价位上卖出时就会得到一个正的余量即利润(Pt-Pn-M>0)。反之,如果Pn-Pt>M,他就会卖出存货,把纸上富贵做实,等待下一轮再次进货。这就是经商“高抛低吸”原理的数学表述方式,其中的“高”和“低”就是预期价位高或低于当前价位和交易费用之和的意思。
  这种现象是每天都在上演的经商古典剧目,亘古未变。你到股市、汇市和粮食蔬菜市场上看一看就会立刻明白了。在投机交易中,你是做一个空头还是做一个多头,完全取决于你对价格走势的研判即对Pt-Pn的大小的判断,每一个人的研判都不同,因此才有多空之分和多空搏杀。交易者的角色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在转换的,而Pt-Pn-M就是角色定位的判据。
  有人在讨论价值的主观客观性的时候,说不要过分强调价值的个人主观性,认为在市场上是大家的判断共性在起作用,其实,市场的活跃程度恰恰是完全取决于价值研判的个性差异,趋同性越强,市场就越发冷清,道理十分简单:市场是两个互为空多双方的交换者进行的,只有一个交换者就无法形成市场了。在同一个市场上,通常Pn具有认知上的近似性,因为一般是以刚刚进行的历史交易价位为依据的,但是对Pt的判断相去甚远。如果利用价值的因时因地因人的差异考虑不同的市场,则连Pn都是不同的,即可以寻找不同的市场和人群来进行交易。
  那种将供求原理用于整个市场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市场恰恰是基于不同的人群角色划分进行的,在同一个总体的交易量下,一半的人是买方,一半人是卖方,也就是说,一半的人认为是低价位而另一半人认为是高价位,没有一个统一的、对大家普遍适用的价位高低之说。
  再回到一般性上来。尽管这种交易取决于价格走势而不是当前价位或者价格水平的商业原理在投机市场上十分突出,但是对一般的消费交易也是如此。比如如果一个人研判某种所需商品的物价会增长,他就可能提前消费,反之可能推迟消费。
  市场走势Pt-Pn研判的个人化,还决定了这样一个道理:所有的市场评论都是不可信取的。市场评论当中,只有黑嘴、歪嘴和废话。黑嘴是有意误导市场参与者,是制造陷阱的;歪嘴是站在某一方立场上造舆论的,本质和黑嘴一样;而废话是怎么理解都可以的占卜套话。只有评论之后的那句警告是真的:据此入市风险自担。通常一些人在观看市场评论,只不过是在寻找和自己的研判相近的观点以加强自己对研判的信心,为自己壮胆的自欺欺人行为。任何技术曲线分析理论给出的市场走势如果是可信的,市场上就没有交易可以进行了。因此,你永远都要以自己的研判决定自己的角色。
  高抛低吸的经商原理可以明确地告诉我们,当前价位或者所谓的价格水平和交易与否没有关系。同时,当前价位也和交易的数量之间没有特定关系,即便是预期的利润再高,你也要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才能够做得起来,当你出货的时候,也是只有存货可出,而不是出货价位越高出的越多。
  读过本防忽攸手册对“高抛低吸”经商原理的数学化注释,你再回头看看西方经济学关于量价关系的滔滔宏论,相信可以让你更充分明白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供求原理的荒诞不经,甚至可能再也看不懂它在说些什么了。

文章引用自: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889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