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Facebook欲从根本上重塑互联网

(2011-11-06 15:48:25)
标签:

社交网络

手续费

广告收入

facebook

美国调查公司

it

分类: ICT产业观察

    很多朋友出国晚上基本上不睡觉,问干嘛呢?说上Facebook,学习学习有什么新的功能和变化。这倒让我感觉,在国内还是上不了更好,人家一点的改进我们这边立马就拿过来用了。典型的拿来主义-----互联网世界。

 

    但从我的观察看,国内这几年一但引进,不更贴切说是拿来之后,改进和创新速度都要超过其老师。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Facebook欲从根本上重塑互联网

                                   拓展中国市场也许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

 

   不久前,F8在美国召开,Facebook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感觉很不错。不过最近看了许多国内SNS的想法,感觉在二次创新上,我们的力度和速度更大一些。   

 

    Facebook打算从根本上重塑互联网。该公司合作伙伴关系和平台市场营销副总裁丹·罗斯(Dan Rose)将这一前景诠释为“社会化设计(Social Design)”。

  “以往的互联网是以信息为中心而设计的。而社会化设计的概念描绘的是以人为中心来定位的互联网世界”(罗斯)。这样,照片、游戏、音乐及电影等广义的媒体都将脱胎换骨。                                              

  

     下面来浅显易懂地说明一下。以往利用网络时一般以搜索网站为入口。而社会化设计的概念以人为主体,由人来获取信息的流程成为主流。这样就要在信息中设置某种过滤器。因为这种概念下,信息在流通时会增加诸如“有可信赖的朋友在说……”、“有熟悉该领域及该地的熟人在说……”等新的价值。

  因此Facebook彻底遵循用户实名注册原则。打算将以往网站与网站以“链接”形式连接的互联网改造为每个用户都面对面的平台。

  今年9月22日,Facebook在“f8”开发者大会上公开了将用户个人史汇总到一页上显示的“时间线(Timeline)”功能。另外还提出了对朋友在Facebook网内听音乐或看电影的信息实时共享的“开放图谱(OpenGraph)”新构想。

  掌握这些信息流的Facebook将获得两大收益:收费手续费收入和广告收入。

 

    内容提供商在Facebook网内发布游戏及电影等内容作为“Facebook应用(Facebook APP)”,通过称为“Facebook信用币(Facebook Credit)”的虚拟货币来收费。Facebook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这就是上面所讲的收费手续费。由于Facebook网的机制会使内容在具有相同嗜好的友人及熟人之间自然传播,因此收费手续费收入存在以加速度增加的可能性。这个思路,新浪微博已经开始在做,不过从目前看,基于社交网络的游戏仍然欠缺理性的分析,什么是熟人之间喜欢玩的游戏呢?起码,城市建设这类游戏显然是不适合的。另外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让用户愿意去花钱购买这些游戏。

  而且,Facebook网还采用可对嗜好相同的用户加以分类的机制,对广告及宣传活动来说也很便利。比如,企业可在Facebook网内制作称为“Facebook专页(Facebook Page)”的免费主页。这样便可促使用户在看到喜欢的Facebook专页时按下“Like!”按键。

  企业发布广告的话,就会为该广告配置“Like!”按键。只要用户按下该按键,就会向朋友及熟人显示“某某叫好!”的广告,从而能够广泛“网罗”嗜好相同的用户。

  Facebook广告部兼全球运营副总裁大卫·费舍尔(David Fischer)介绍了其威力:“有调查结果称,与普通的广告条相比,朋友推荐的广告具有2倍的认知度,购买率达到4倍。”

  无论是信息还是广告,在Facebook网内全部由人来实现放大效应。构筑起这一新经济圈的Facebook估计已获得巨大收益。美国调查公司eMarketer预测,2011年Facebook全球销售额中,广告收入将达到38亿美元,收费手续费收入将达到4亿7000万美元。看来这一点是国内社交网络值得学习的地方。

 

    不过,这些看上去不错的想法,其实在国内许多社交网络都已经开始实施。所不同的是,这种想法能否在国内实施呢?让我们期待社交网络2.0的发展。(部分内容源自转载,仅为学习和传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