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国如何缓解互联网监管矛盾?

(2010-04-07 10:32:36)
标签:

互联网企业

位置信息

韩国企业

监管

it

分类: ICT产业观察

     4月1日,韩国通信委员会委员长崔时仲与NHN, G Market等韩国互联网企业的CEO聚在一起,举行了午餐恳谈会。

   

    互联网业界的代表们集中提出了移动网络出现之后互联网市场上出现的歧视问题。他们主张,与外国企业相比,本人确认制度、位置信息法、游戏事前审议制等管制措施使韩国企业蒙受损失。

 

    某门户企业的CEO质疑了管制的实效性,他指出,外国企业可以提供15㎝级分辨率的韩国各地地图,但是韩国企业虽然开发出了能与其相媲美的技术,服务却只能停留在50㎝级的水平,对于主要公共设施所在地还要进行马赛克处理。

 

    某网上商城的CEO则表示,在网上卖东西,要经过商家、信用公司、电子认证3重关卡的例子全世界鲜有,不给消费者带来这么大的麻烦也能充分安全地购物。

 

    崔委员长表示,关于本人确认制度、位置信息服务已经组建了缓和管制特别小组,朝着将恶意跟贴以及个人位置信息的滥用等受害情况减少到最少的同时,不给企业开展业务造成障碍的方向摸索对策。还补充道,关于游戏事前审议制及公共信息的公开等,将向有关部门传达企业面临的困境,努力缓和相关的管制。

 

    从这个新闻说明什么呢,我觉得有亮点值得思考。

 

    第一点是,韩国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的确很完善,很超前,也很严厉,而这其实恰恰是我国急需的。往往是急需的监管措施看不到,看到的往往都是不合理的,说明我国在互联网监管方面还处于落后阶段,继续提升水平。

 

    第二点说明一个良好的互联网氛围是企业和监管者之间良好的沟通共同打造的,只有建立平等的沟通机制,任何互联网上的问题都可以很好的解决。

 

    但从我们的情况看,监管者往往高高在上,很难与互联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草根阶层对话,许多监管措施都是以行政命令下发,在执法过程中更是出现许多违法的行为。许多执法者从骨子里就有一种我是官,你是民,你只有听我的份,没有申诉的份。

 

    我想,一个理想的互联网社会必须要做到平等沟通,理性执法,有效监管和长期发展的思路,否则就会造成目前互联网业界和政府监管层面始终有一种剑拔弩张,抱怨四起,极度对立的局面,只能是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伤害,而非促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