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峰观察:通信展为何批评声不断

(2009-09-19 16:31:06)
标签:

电信

ict

海峰

信息社会

通信展

北京

it

分类: ICT产业观察

    “中国通信业的黄金周”---北京国际信息通信展,这场牵扯众多媒体神经和企业眼球的展会终于在国庆60年即将到来之际落幕了。作为一项举办了近20年共16届的通信展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通信业发展的缩略史,它的兴衰成败,它的关注度,它的规模,它的影响力活生生地映射出中国通信业这20年的发展规律。

 

    然而对于包含本届在内的三届展会,业界却给予了不少批评,给举办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批评主要集中在参展企业逐年减少、看点不多、观众太少、高层关注不够、场馆变化等等。事实上,这样一个局面如果和当前通信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结合起来看的话,一点都不奇怪。因为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通信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期,那就是向一个融合的信息社会过度。个人、家庭和企业在通信方面的需求已经不再那么迫切,增长速度也会不断降低。通信业应该说进入到了一个平稳发展期,新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企业、行业和社会综合信息服务领域。针对个人和家庭市场的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较长时间的培养,很难再有瞬间火爆的局面产生。尽管2008年和2009年由3G带动的发展给一度沉闷的通信业注入了一定的活力,但要像和2006年以前那样的增长速度已经很难了。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北京通信展一直没有摆脱区域性展会或者说仅仅是针对中国市场这样一个单一市场展览会的局面,这也与中国是当前ICT领域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有关。更关键的是,在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展览会,比如新加坡电信展、日本和韩国的信息展以及我国台湾和澳门的相关展览都更具有国际性和区域性,从而大大削弱了北京展的影响力。尽管举办方和相关媒体不断采取措施以增强国际影响力,比如同期举办的ICT高层论坛等等,但由于上述若干原因,依然无法起到推动作用。北京展走下坡路的趋势很难阻止,这一点就和当年由IDG驱动的计算机展览的衰落甚至最后取消如出一辙。

 

    综合上述诸多因素,北京通信展要想获得新生,必须要有彻底的创新精神来扭转。这种扭转必须紧密结合ICT的发展趋势,更要深刻理解我国社会在向信息社会过度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和未来信息社会的全新构成。如何应对个人、家庭、企业、社区、行业、社会对ICT的综合需求以及ICT如何将他们紧密串联起来的方式将是展览举办的难点。对于这一点,传统的办展思路,搞个大展馆,画几块区域,拉一些企业,搞几个会议聚集在一起的思路显然无法满足甚至是落后。作为过去10年深度参与北京通信展宣传和报道的官方合作媒体,我们也希望举办方能够认真分析最近几年展览会的特点并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认真思考明年甚至未来几年通信展的办展思路,从而将这一展览会继续并有影响力的坚持下去。

 

    最后,谈一谈我自己对本次展会的浅显看法,也希望业内人士能够批评指正。

 

    在通信展开展之前,我在个人博客中总结了当前ICT产业发展的变化,并总结本届通信展可能出现的十大关键词---转型、融合、体验、沟通、服务、效率、应用、媒体、未来和消亡。而在之后的展览中我们发现了如下一下一些主题:“创新无限,精彩由你”、“创新推动发展,沟通改变世界”、“互动沟通,缔造精彩”、“体验-效率”、“业务融合,协作创新”。

 

    我想,之前的总结和这些展览主题应该能够表达当前通信业发展以及未来趋势的特征。不在强调技术、网络和产品,而是强调如何去简化纷繁复杂的网络,而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构建一个高效、协作、融合、互动的信息环境。

 

    在我参观过程中,我发现有两个新的思路非常的有意思,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帮助运营商提高效率,二是如何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而运营商则在宣扬用户感知和智能服务。应该说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中我们应该能够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