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信英特尔高通上网本smartbookit |
分类: ICT产业观察 |
目前而言,基于英特尔Atom处理器的上网本价格有些偏高,远远超过了其前任CEO设想的价格100-200美元的范畴,价格整整高了2倍,主要集中在300-400美元的范围内。尽管以中国移动为主的运营商在补贴方面给予了很大的优惠,比如许多地方补贴高达3000元,但从实际用途和实际通信使用量而言,这个价格还是太高,并不利于更多低消费群体购买上网本。
一周前,听说高通也要推出基于其Snapdragon平台的上网本,并且取了一个有别于英特尔上网本的名称Smartbook。就在本周二,高通和英特尔同时在北京举行了两个发布会。高通宣布进军上网本,而英特尔则推出了4款价位在600-1000美元的轻薄笔记本处理器。
其中,英特尔此次推出的一款主流超轻薄本用处理器采用标准电压的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产品频率最高可达3.06 GHz。这些高能效处理器拥有突破性的移动性能和快速的响应能力,能够满足需要极高计算能力的商业用户与消费者的需求。由此,英特尔推出了上网本、轻薄本、普通笔记本电脑和高级商用笔记本电脑的全系列产品,覆盖了高中低三个市场。
此次高通杀进上网本早在业界预料之内,因为其Snapdragon平台就是一块集合通信和计算的智能平台,虽然其处理能力只有1GHZ,但是对于上网本的使用来说,也应该足够了。当然,相对于Atom 1.6GHZ的处理能力来说差了一些,但从使用上来说,用户并不会感到太多的差别。毕竟,上网本,就是用来方便浏览网页的,其他应用无非是下载影片和音乐等等娱乐性内容,不要对其应用及能力寄予太高的期望。
如果从传统的角度将,高通和英特尔并不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但是随着融合大潮的推动,IT和通信的融合不可避免,而上网本也许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之前的MID和便携式终端其实已经开始了较量,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冲突。当然,这种竞争是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我们应该欣喜这种变化。
如果从技术角度将,两家的竞争主要在三个方面,架构和平台、通信和计算,功耗和功率。其实,从Atom和Snapdragon而言,两者在这六个指标上各有优劣,但对于老百姓而言,就没必要考虑这么清楚了,比如功耗1W或者0.5W其实是很难察觉的、比如ARM价格和X86架构的优劣等等。对于这几个指标而言,相信两家企业还会进一步推出相关芯片来彼此提升各自的缺点,比如英特尔已经准备在今年10月推出新的Moorestown平台,目的就是降低功耗并提升通信方面的能力。而高通则有可能把GOBI等技术相继引进来,届时,这个领域将会更加热闹。
对于高通和英特尔而言,最关键的竞争其实有两个,一个是笔记本厂商的跟进速度和跟进数量。这一点显然英特尔有自己的优势。目前基于Atom的上网本数量和品牌几乎涵盖了行业所有笔记本厂商。而基于高通Snapdragon的上网本据说已经吸纳了15家笔记本厂商的跟进。但从对市场的把控等方面看,英特尔阵营显然领先于高通阵营。另外一个关键其实是能否和运营商挂上钩,这一点率先进入市场的英特尔阵营已经占有了很大的先机。但是,对于运营商的老朋友,高通的力量是不容小墟的。相信也会采取类似目前上网本合作的模式,运营商补贴来销售。
其实,对老百姓最有用的就一个指标,那就是价格。
前面提到了,目前的上网本尽管有运营商补贴,但价格仍然偏高。现在高通的进入有望进一步降低上网本的价格,这对于广大老百姓而言无疑是好事情。
但摆在高通阵营的困难显然要大一些,那么价格无疑是突破的关键。尽管目前没有传出具体的价格,因为这要制造商来定。但不可能比现有的上网本价格高,甚至应该采取较低的价格来吸引用户。
我的建议是,这个价格最好在100-200美元之间,这样的价格对于上网本或者Smartbook而言,是和其功能相匹配的,也是能够吸引更多用户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