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色的谷歌与红色的微软

(2009-03-01 22:06:44)
标签:

互联网

谷歌

windows

微软

表计算软件

美国

it

分类: ICT产业观察

“继美国微软之后支配市场的将是美国谷歌”、“不不,微软仍然很强大”,虽然两家公司经常这样被作为比较的对象,但笔者认为两者的本质相差甚远。微软给人的印象是,如果有商业机会,就会正面出击。即使在已有强大销售商的市场上也会实施正面突破,即采取“红海(Red Ocean)战略”。与其相反,谷歌则不太采用正面碰撞的方式。而是开创另一个市场,在那个市场上取得支配地位。即所谓的“蓝海(Blue Ocean)战略”。 (给大家推荐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个外国媒体朋友写的。感谢他的文字。)

  两家公司的这一区别,在提供云计算平台的做法上得到了如实体现。谷歌于2008年4月发布了“Google App Engine”。作为类似的服务,市场上有美国亚马逊(Amazon.com)的“Amazon EC2”,与后者近乎公布操作系统的做法不同,Google App Engine采取了公布API及编程模型(Programming Model)的方式。可以说,谷歌开辟了提供云计算服务构筑平台的另一先河。

  就像是跟风一样,微软发布了“Windows Azure”。这是基于Windows Server的主机托管服务(Hosting Service),但其覆盖范围更为广泛。可提供数据库服务、工作流(Workflow)管理及用户认证服务等多种服务。与以比较单纯的数据输入输出为核心的Google App Engine相比,Windows Azure给人的印象是将“所有相关的”功能都放到了服务中。另外,Windows Azure还提高了开发人员易用性,例如:可使用已有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增加提供建模工具(Modeling Tool)。借助广泛的服务范围以及开发人员易用性,打败领先的竞争对手以确保市场,这种做法正是微软的擅长的手法。

  此前笔者曾认为,谷歌与微软致力于本质不同的业务领域,不会有大规模竞争。因此,从没想过“下一个微软将是谷歌”。谷歌以广告业务为主体,更像是一家与日经BP社这种传统媒体竞争的企业。另一方面,微软虽然也从事广告业务,但目前的主力业务仍然是软件。谷歌已将“互联网广告”培育成一项庞大的业务。谷歌通过提供与搜索结果联动显示广告的全新广告媒体,创造出了新的市场。因此,谷歌将把开创新市场作为战略决策。

  而微软则是在“Windows”被外界评论为“步美国苹果的后尘”,另一主力产品“Microsoft Office”也在市场上存在美国Lotus Development的“1-2-3”及美国WordPerfect的“WordPerfect”等强大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取得成功的。虽然被指责为拾人牙慧,微软却在不知不觉间成长为市场的领跑者。微软通过坚持不懈地在表计算软件“Multiplan”未能取得成功的应用软件业务领域努力,从而取得了Macintosh版“Microsoft Excel”的成功,并进而取得了“Microsoft Office”的成功,也许这一经历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微软。“坚持不懈,直到成功”,可以说这是微软的天性,也是其致胜的法宝。而且,微软也具有这样做的能力。

  微软的另一个强项是,重视开发人员,妥善处理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关系。虽然人们常说,客户操作系统的普及成就了微软,但我们应当看到,比客户操作系统更重视开发人员的易用性,并向其提供使用方便的工具,这一点才是Windows的力量源泉。即便是Windows,也不是一蹴而就得到普及的。归根到底,PC是一种工具。要发挥作为工具的功能,还必需有软件。是这些软件丰富的种类和便宜的价格,成为Windows普及的推动力。在Windows普及的背后,“Visual Basic”带来多种多样工具的面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是只要有开放的开发平台就行的话,那么,PC平台UNIX也应该能够取得目前Windows的地位。此外,如果仅凭客户操作系统的易用性就能取胜,那么,Macintosh也理应早已取得Windows的地位。

  此次的Windows Azure沿用了上述战略。也就是说,使面向Windows Server开发的程序能够直接在Windows Azure中使用,这是微软的基本思路。说句题外话,现在如果学生想学习游戏编程,那么能够轻松入门、并且工具包完备的平台当属“XNA”,而图形平台方面则有“DirectX”。虽然在日本“Xbox”不太畅销,但出于将来编程人员群体扩大的远见微软公布XNA,有可能无意中促使今后的市场不断扩大。

  顺便提一下,如果在蓝色和红色之间选择,笔者更喜欢蓝色。不,这不是指公司战略的颜色,只是纯粹说颜色。(北乡 达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