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费的信心在那里?

(2008-12-24 10:31:40)
标签:

房产

亚洲人

富人阶层

城市居民

消费信心

中国

分类: ICT产业观察

看了财富一篇文章,说别指望亚洲人消费救世,似乎把亚洲人分析的非常的透彻。最近,国内关于刺激消费的报道和政策也是层出不穷。但是,成思危先生说了一句值得大家反思的话,就是政府投资能否带动社会投资,以往政府投1块,可以带动社会投4-5块,现在呢,4万亿投资似乎很难换来40万亿的社会投资,恐怕换来等价投资就难。

 

为什么会这样,恐怕最直接的原因,是缺乏信心。缺乏消费的信心,就如同财富这位美国主编所说的,“挥霍应该是一种新式的审慎。但在长久以来一直把节俭当作一种不言而喻的美德的亚洲,这一观点还未盛行。”

 

其实,从美国人的眼里,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只知道存钱,不知道花钱。他们认为,现在是需要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需要站出来消费的时候了,可是,他们看到的仍然是存钱,这似乎让他们非常的失望,因此也说出了,别指望亚洲人消费救世的悲观论调.

 

那么,对于中国人而言,真的是不愿意消费吗,还是说因为信心不足而停止消费。

 

我个人认为,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面对金融危机有没有消费信心,二是有没有可以消费的金子。

 

首先,从城市来讲,似乎的确是缺乏消费信心。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竞争压力最大的城市而言,最近的消费指数应该是不高的。纠其原因我认为还是城市生活压力太大,一些高收入领域同样也是高风险领域,大家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防备性支出都比较高,因此也就没有太多的费用干别的。也许就在衣食住行上打转。而大部分中等及偏低收入城市居民就更没有什么理由去过度消费了,衣食无忧也许还是这个阶层最简单的要求了。事实上,中国一直是全球居民存款最多的国家,看上去这是一个耀眼的光环,也是欧美国家寄希望中国人能够拿出来消费的关键。但是他们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有13多亿人口,这些存款分到每个人头上有到少。二是按照财富二八原则,起码80%以上的存款只有少数20%的人拥有,也许对于中国这个比例应该是一九原则才对。最近有消息称,陕西某县亿万富翁达到20多个,可见财富之集中。

 

因此说,真正的消费应该是这些富人阶层的消费,而不是依靠大部分城市居民消费。这些人无非就是房价再低的时候,贷款搞套房,或者搞辆十来万的车而已,除此之外,也就是吃和穿了。好歹,富人阶层最近也在行动,据说山西豪华购房团来京团购。不过,说实在,救的似乎不是老百姓,是潘石屹之流,更是一种涉嫌洗钱的行为。老百姓对这个看热闹,媒体搞噱头。殊不知,这些人的钱才是真正的黑钱,多少矿工的生命、多少国家资源、多少环境污染,这些东西混到一起,可不就是彻彻底底的黑钱吗,真搞不懂,那些司法机构为什么对这些视而不见。

 

其次,从农村讲,最近几年国家对农民的关注越来越多,税赋见面,农村医疗等等,的确给农名们带来了不少好处。但是,也有了一个新的动向,说要让农民消费,什么家电下乡等等。殊不知,中国农民是收入最不保险的一个阶层。甚至很多地方的农民都是靠天吃饭,靠天定收成。尽管这30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保障的问题。尤其是农业结构调整之后,各种经济作物和传统农作物的市场价格非常的不稳定,去年某作物可能有个好价钱,今年可能就一下子低很多,而农民的判断力,也就是信息收集能力还是比较差,因此基本上时好时坏。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最缺的就是保障性收入,从而也引出一个问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是最差的,也是最不稳定的。

 

从城市居民和农民两个角度讲,刺激消费是需要,但是一来缺乏信心,二来没有足够的金子来消费。如果真的要让老百姓消费,我觉得政府还是需要彻彻底底的出一些政策来,比如医疗、养老、教育、户口、就业等多个层面的问题给予老百姓一个彻彻底底的放心交代,所谓无后顾之忧才有可能促消费,仓廪实而知礼仪,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