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网第一标谁最受伤?

(2008-09-23 17:56:20)
标签:

电信

c网

通信产业

设备厂商

老总

分类: ICT产业观察

中国电信C网第一标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给2008年这个多事的一年增添了不少噱头。更给新闻界的炒作专家们创造了一个极好的表现机会,在这样一个机会下,我似乎真的感觉自己该回到学校重新去学习新闻学了。对于今天的行业媒体而言,到底应该如何面对如此激烈的招标?该如何面对这些厂商期盼的心理?该如何去评判这样一场事关生死的较量……

 

对于最近三五年里全球通信业的竞争之激烈程度在圈子里其实非常清楚的,只是对于通信设备厂商这种完全B TO B的商业模式下,其真正的生存状态圈外人是很难了解到的。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也许看到的只是中国移动财报发布时,一年几百亿的纯利润这样一个表面现象。如果仅从这个指标上看,谁都会认为电信业依然是黄金产业。所以,也就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华为任正非隔三差五的要说冬天来了,要让华为人准备好过冬。

 

其实,这次C网招标让世人看到了电信业激烈的竞争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而暴露这种状态的恰恰是我需要学习的那些新闻界同行们。甚至说同行们杜撰出的各种新名词也一下子成了网络上的流行词,比如“地狱价”、“白菜价”都成了网络流行词。也许,这才是媒体真正的作用。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听说电信王晓初在这次C网招标过程中哭过几回。不知道是因为最终采购的价格如此之低让他喜及而哭呢,还是因为产业竞争如此激烈,让晓初老总感慨而泣。总之,晓初老总哭过也罢,没哭也罢,C网招标的整个过程被暴露的如此淋漓尽致,更被演绎成如此之多的版本,也许是晓初老总没有想到的。对于一向出招独特,效果不错的晓初老总而言,不知道这次的效果是否如他所愿。

 

看了差不多30篇关于C网招标的媒体报道了,结果一看,整个电信C网招标似乎都是由媒体来一手导演和操纵的一样。最终的结果是,有些厂商高兴,有些厂商怒,其实,让来看,其中更多的是无奈。他所折射出的正是产业中体现的某种浮躁心态。

 

通信产业走到今天,分分合合,打打闹闹,说实在的真是不容易。对于每一个当家人都是生与死的考验,曾经那么多辉煌的公司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如今为了生存,不惜拼的你死我活。也许,这才是通信圈的酸甜苦辣,不在圈里,没有人能知道。

 

但是,对于通信产业而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他生存的必备条件。运营商和设备厂商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打破这种和谐关系就意味这产业的崩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牺牲,玩不起的就只有离开。这就是产业的现实。

 

因此,我个人认为对于C网第一标,真正应该衡量全局的是中国电信。要从全球CDMA网络发展的角度去衡量设备厂商的选择、要从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未来竞争局面去衡量、要从自己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衡量、要从国有大型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去衡量。更要从保护产业平衡和产业链和谐发展的角度去衡量。这就是之前我所谈到的招标平衡术(平衡术在电信招标中起的作用)。

 

而对于业界媒体而言,尤其是行业媒体而言,作为这个产业链的一份子,也应该遵循这样的报道思路。如何推动产业和谐发展、如何推动产业的整体规模、如何推动国有通信企业的发展、如何鼓励和监督公平有序的竞争以及如何维护产业的尊严,这才是行业媒体应该做的。

 

面对这场C网第一标的各种调侃式的分析,对于通信行业而言,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把这样一场常规的招投标过程被渲染成如此丰富的故事,我想最受伤的其实就是通信产业自己,而不是某个获得份额少的企业。因为,这样的报道彻底的破坏了产业的形象,更丢失了产业的尊严。无论是媒体炒作,还是企业授意,这样的报道过程是没有赢家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