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ICT产业观察 |
尽管在2007年,高通就开始对外宣布进军消费类电子市场,而且在2007年11月推出了其面向消费类电子的首款芯片组Snapdragon。但是,直到高通参加本届CES展览,并在现场推出了其面向消费类电子的产品原型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相信高通真的要高调进军消费类电子芯片市场了。
在200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达到2600亿美元,而个人多媒体终端方面的芯片是增长速度最块的,而这也是高通作为全球最大的无线芯片厂商未来所要聚焦的领域。
针对Snapdragon的设计思路,高通希望的终端是能够集成移动计算、无线通信、多媒体处理能力的融合终端,也就是这几年我们都在倡导的口袋型终端或者便携式终端,拥有5-7英寸的屏幕并配有键盘。除了上述功能外,这类终端还能提供很强的娱乐功能、定位和导航功能、轻松的互动性、较强的办公处理能力,比如较强的邮件收发功能,并能支持阅读大容量附件等等。高通COO桑杰-贾表示,这样的终端还能够在进入家庭或者办公室之后拥有很强的无线互联性,比如他可以和20英寸的显示设备互联,利用无线键盘就可以和传统PC一样使用。
当然,这样的口袋型设备还无法取代我们的传统PC,毕竟他的屏幕只有5英寸,而且处理能力也不可能和目前流行PC的处理能力相比。但是,我们是需要这样的终端的,一个能够装入口袋的高性能计算和通信、娱乐一体的家伙。谁能不喜欢呢,他的价格可能不会很高,300-500美元吧,一部中高档手机的价格,我想未来是需要这样的设备的。盖次这么说,欧德宁这么说,雅各布也这么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
不光是高通看到这样的设备拥有很大的市场前景。英特尔等传统IT厂商也非常看好这样的终端,至于叫法吗都差不多,你愿意叫什么就叫什么吧。
从手机方向来说,它要比手机稍大,主要是屏幕方面,计算能力也明显加强,目前来说也要达到1GHZ以上。在功能和性能方面都要比目前的一些高端智能手机强很多。如果从笔记本方向来说,他应该比笔记本小很多,大概是14英寸的1/4左右吧。那么,对于这类企业就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功耗的问题,毕竟这样的终端不可能拥有笔记本用交流供电或者大容量电池供电。因此,功耗问题就很重要。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这类终端需要支持无线通信,以便下载或者上传文件,因为这类终端要强调与互联网的连接。因此,传统IT企业就需要考虑其芯片组如何考虑通信功能的加强。
因此,无论是高通这样的通信芯片企业引导口袋型终端还是英特尔这样的传统IT企业引导口袋型终端,都要考虑到上述两个问题,都面临不少问题。
从目前来看,高通在该类终端的功耗解决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通信方面处于绝对优势,从集成的角度和成本的角度都处于比较好的地位。但是欠缺的是终端厂商的支持或者说在消费类电子领域,高通还没有在通信领域的绝对领导权,这也许是对高通进军消费电子领域的一个考验,也许高通应该考虑考虑在消费电子领域,自己是否需要制定新的商业模式。而英特尔的优势则是在计算和多媒体处理能力上的优势,但是由于口袋型终端的大小限制,功耗问题可能会考验英特尔,因为英特尔目前在笔记本电脑方面的功耗问题解决的也不是很理想,想要在更小的平台上降低功耗是不容易的。另外,在无线连接和通信方面,英特尔可能更多的是依赖WI-FI和WIMAX,如果三个加起来,成本优势就是个问题。而且WIMAX目前在通信功能上还有很多欠缺。当然,英特尔的优势在于他对消费类电子领域的领导能力要强于高通,而且其商业模式更适合与消费类电子领域。
由此可见,二者在口袋型终端的争夺上会越来越激烈。两家厂商协同合作伙伴都推出了不少产品原型。在产品方面,英特尔阵营已经推出了不少终端,而且有华硕、联想等企业积极捧场。而高通阵营目前产品还都处于原型亮相,支持厂商目前是三星、HTC等企业,商用产品可能在2008年后半年上市。但高通COO表示,消费类电子市场将是高通未来高速增长的市场之一,到2009年,该领域将给高通带来不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