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亿网站与史炜讨稿费!

(2006-11-04 16:58:28)
分类: 批判是我的风格

   每天看博客似乎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至于写博客似乎是需要一定的思考和准备的,并不是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还是要考虑到所写内容的合理性,毕竟在今天这个年代,网民会骂人的,甚至有时候骂得很难听,没有一点勇气是不敢看网民的评论的。

   早上看了史炜的博客----“我注定属于中国电信业”,让思索了很久。史炜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学者,因为没有学者的思想和胆识,他是没有勇气说这么多的。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并不能代表史炜的本意。

   今天写这个题目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问题也在困饶着我。我想同样也困饶着所有互联网从业者。

   早先就在史炜的博客里看到他关于转载要付稿费的申明,当时并没有在意,因为对于史炜而言,互联网的转载以及在转载过程中的篡改内容曾经给他造成不少麻烦。因此,做出这样的申明我们都是理解的,他并不是为了几个稿费而要这么做。但是,今天却看到史炜在博客页面点名了三家媒体转载了其博客文章而没有付稿费,这让我产生了不得不说几句的冲动。

   对我而言,我和史炜的出发点不同,我从来不去管别人是否转载我所写只言片语。当然,我所表达的内容也没有史炜的有高度和影响力,而且我也没有任何想要和政治前途挂钩的意念。因此,我对转载一直持暧昧态度。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个人功利性,这是一个网友在我博客里的留言,说我写博客的原因之一就是功利性在作祟。我想,对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人而言,还没有哪个人没有丝毫的功利性,政客希望自己前途无量,学者希望自己学术第一。因此,这一点我是承认的,只是每个人的功利性有强有弱而已。对于我而言,我所写的一切,都在表达我的想法,我的认识。因此,我乐意让我的想法去传播,认同者你可赞之,不认同者你可骂之,我从来不在意。

    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为工作而工作,是为生活而生活,还是因为有生命而活着。我是一个伴随不幸但一直在忘却不幸的人。因此,我最终的选择是做一个有想法的人,不管我的想法是否符合逻辑或者符合时代,我都在努力的思索,以我的所思来看待所从事的工作,用我的认识去面对生活,更用我的观点去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赞成去肆意地转载别人的东西。说实在的,这是一个矛盾的心理,甚至可以说是所有互联网从业者的心理。

    昨天得到消息称,全球互联网网站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亿。尤其是最近两年来,全球博客网站迅速增长,主要增长点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

    如此之多的网站数量似乎说明了互联网产业的蓬勃生机。但是有一个切实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今天,资讯类网站的信息雷同化越来越明显。打开任何同类型资讯网站内容雷同率都非常高。而造成这个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互联网知识产权的无保护状态以及人们对互联网免费索取的心态所造成的。

    事实上,在这里谈互联网知识产权问题有些不着调。因为,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就是伴随着知识产权的免费使用发展的。

    今年,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来约束互联网日益严重的知识产权滥用的问题。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专门讨要互联网稿费的公司。

    但是,这丝毫没有阻碍互联网知识产权的侵犯行为,反而更加严重。

    对我而言,我所管理的几个网站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的编辑也转载别人的东西,所不同的,只是和被转载网站签署一个所谓的转载协议而已。但是,这种转载协议的合法性我一直都持模糊态度,到底是合法还是不合法。我们所合作的都是在国内很有名气的网站,但是,更多的小网站我们是没有精力去管的。只是发表一个声明,非合作网站不得随意转载。但是,这几乎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我们花费很多精力,培养了很多作者。使得我们的网站有很多别人没有的东西。但是,问题也就来了。越来越多的作者反映,很多网站转载了他的作品,让我们想办法制止,并不是一定要索要稿费,而是认为不想让自己的作品随意泛滥。而这一点,也让我那一点点功利性暴露无疑,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肆意传播自己的作品,而是希望仅仅在圈子里流传自己的作品。

    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和成千上万的网站去交涉。我只能无奈的给作者说,互联网是不可控的,我实在没办法。甚至用我那么一点点功利性去做作者的工作。

    但最终所造成的结果是,网站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读者的不满也越来越多,网站的流量波动性也越来越明显。而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似乎关注的网站也越来越少,因为内容都是雷同的,随便打开一个综合性门户就能知道每天发生的大事小事。

    博客的出现曾一度让我惊喜,因为从一开始博客就定义为个人的空间。无论是综合性网站还是专门的博客网站,博客都成了一个重要的内容源。从新浪和搜狐对博客的重视程度以及博客内容的影响力来看,博客对网站内容的丰富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

    但是,最近我发现,如同史炜申明的一样,对博客内容的转载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平面媒体对博客内容的转载也在呈现上升趋势。博客,本来属于一个对知识产权认识较高,而且已经明确定义为私人领地的地方,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任人转载的窘境。

    今天,我们的互联网从业者似乎走进了和我一样的一个怪圈。一方面对转载咬牙切齿,一方面自己也在默默地转载别人的东西。如何消除这个问题成为全体互联网从业者共同的课题。

    借史炜的博客申明写了这篇小文,希望所有互联网从业者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到底如何来保护互联网产业的知识产权,如何来杜绝网站同质化的发展?是要通过法律呢还是行业自律?

    在这里我更希望那些新进来者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你的网站内容如何来,还是和前辈一样窃取别人的果实,还是自己培养新品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