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3G还要忽悠多少专家?

(2006-08-08 17:04:33)
分类: 批判是我的风格

   

    如今,只要3G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有专家站出来答疑解惑。相对于我们这些媒体人士而言,专家的分量也许要重许多。无论从所处的位置还是自己的学识,我认为专家更应该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这几年跑通信,也认识了很多专家,也听了数十位专家对中国3G发展的种种看法。这里面有通信技术专家、有经济学家、有教育学家、政策专家、媒体专家等等。总之,中国3G产业的发展是伴随着众多专家不厌其烦的耍嘴皮子发展的。

    这里有坚定信念者,支持3G发展坚贞不虞。

    这里有摇摆不定者,一会东,一会西。

    这里有利益的代言者。

    这里有民族利益的呐喊者,这里有民族产业的推动者。

    这里有长青树,这里也有过路客

    这里有收益者,也有受伤者……

    总之,在中国3G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专家们扮演者一个特殊的群体,演绎着中国3G与众不同的一面。

    然而不幸的是,中国3G在近十年的叫嚣中,依然不温不火,不见踪影。似乎在和这些专家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真不知道中国的3G发展还要忽悠多少专家?

    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种类:(也许分得不合理,希望大家可以提提意见。)

    激进型:阚凯力VS吕廷杰

    真正让我感受到这二位属于激进型还是在今年年初的北邮MBA论坛上,当时我以阚凯力PK五专家报道了此事,哪个场面至今想起来还是非常精彩的。总之,这二位都属于口才型学者,两者观点十分鲜明。都属于为中国3G发展摇旗呐喊者。

    经典话语:

    吕廷杰:上马3G不要怕没业务

    阚凯力:上3G是经济灾难

    执著型:李进良VS丁守谦

    和这二位最深入的一次交谈其实最终变成了他二位的演讲,我是听众。我想圈里人都明白这二位对TD的支持绝对属于执著型。我想这二位是完全属于那种民族情感和民族产业放在第一位的老学者。

    经典话语:

    李进良:中国应该只建立TD一张网

    丁守谦:我和李进良并肩作战支持TD

    幽默型:宋俊德VS侯自强

    认识侯老十年了,宋师傅最近几年经常参加通信世界的会议,也是接触颇多。二位虽然都年是以高,但关心业界大事丝毫不落后,而且常有妙语连珠,字字珠玑。让人时常忍不住哈哈大笑一番。他们尝试着用另外一种境界说明自己对3G的看法。

    经典话语:

    宋俊德:中国3G静悄悄

    候自强:我属于非主流电信专家

    学术型:舒华英VS曾剑秋

    相比老阚和老吕同志,这二位在媒体的暴光率并不高。但是,随着3G的热炒,以及另外两位同仁人气的不断提升,这二位也不甘寂寞,对着媒体不断发表自己对中国3G的种种看法。但从二位的种种观点来看,学术气息浓厚。相信影响了不少北邮学子。

    经典话语:

    舒华英:应发3张以上3G牌照

    曾剑秋:中国的3G牌照只适合发三张

    政策型:史炜VS邓寿鹏

    这二位的身份都有些特殊,一个挂靠发改委,一个挂靠国发中心。似乎都属于3G的核心决策层。但二者观点似乎又不是很相同。一个属于谨慎型,一个属于大胆型。许多企业试者去分析这二位的各种言论,来琢磨中国3G牌照颁发的各类信息。但是,仔细研究过的人都发现,他们说的更不可信。在决策领域,他们显然也是边缘人。

    经典话语:

    史炜:TD产业化出现严重失误

    邓寿鹏:中国未来五年将大规模部署3G

    建议型:陈金桥VS王育民

    这二位由于自身所处环境问题,说话向来都是异常谨慎,更多的是个人看法。但是所提建议仔细想来也很有道理。但是从另外一种角度讲,这二位更属于摇摆不定型,他们需要从众多版本中去选择最合适的版本,因此,其观点属于建议型。有一首王育民的打油诗可见一斑。“制造商说3G好,技术驱动忘不了;设备投资何其多?推迟商用亏本了。运营商说3G好,盈利模式忘不了;3G业务如何搞?竞争格局变化了。终端商说3 G好,集成功能忘不了,业务创新周期短,赚钱机会又来了;SP/CP说3 G好,唯有内容忘不了;生存策略很重要,弄不好就出局了。政府也说3 G好,平衡利益忘不了;3 G牌照何时发?要等条件成熟了。专家都说3 G好,标新立异忘不了;公说婆说都有理,听众晕头转向了。用户不知3 G好,唯有需求忘不了;电信业务知多少?挑的眼花缭乱了。”

    经典话语:

    陈金桥:中国解决不好专利不上3G

    王育民:3G的产业成功有赖于业务价值链上游、中游、下游匹配程度。

    技术性:曹淑敏VS雷震洲

    这二位演讲从来不谈政策,基本上都是围绕技术进行。属于典型的只谈技术不谈政治的代表。二者可以说,代表了中国政府层面的技术专家角色。

    经典话语:

    曹淑敏::“中国积极地参加WiMAX标准化和技术评估,同时认为和3G之间是互补的发展关系。”

    雷震洲:我自问自答谈谈WIMAX的九大问题

    呐喊型:项立刚VS周寰

    这二位大家都很熟悉,绝对属于中国上马3G的呐喊者。老项并不是单纯的从一个媒体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这几年同数百位3G领域的人士深入交流,让他感觉到3G的重要性。而周大人谁都清楚,背负着TD的重任,呐喊是自己的责任。

    经典话语:

    项立刚:3G市场巨大发牌已经太迟

    周寰:3G技术不成熟是谎言

    失意型:胡鞍钢VS?

    我还没有想到第二个失意者,作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胡鞍钢同志由于发表了数篇3G言论,而遭到行业其它专家和若干媒体的围攻。这个本来属于3G支持者队伍的强势人物,却在胡阚之争结束后,再也没有说过任何关于3G的只言片语了。也许,这是一种遗憾。

    经典话语:3G市场迟迟不能开放,某种程度上就是国家被俘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