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南京!》--人性的史诗

(2009-04-28 00:52:58)
标签:

南京!南京!

nanking

影评

人性

杂谈

如果纯粹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来理解这部影片,个人觉得有些过于肤浅。更深层次去理解和体会这部电影,才会发现,陆川要更多要表现的是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

上周五晚,我只身去看这部电影,电影散场之后,我和部分观众还坐在椅子上,盯着滚动的演职员表发呆,似乎谁也不愿意先起身打破这宁静。  
  夜里十点的大街上,北京刮着三四级的风,有点冷,我坐在回家的公汽上,窗外闪烁的霓虹灯,却突然觉得只是黑白色,如同刚电影的色调。心情有点压抑,有点痛苦,却也有点希望。
   
三天之后,我才敢去写下一些文字,尽管微薄。《南京!南京!》--人性的史诗
  陆剑雄--刘烨饰演的军人代表着中国民众最直接的抵抗。他用最后的子弹做着最后的反击,始终没有放弃抵抗,即使在日军的清洗式扫荡中被捕,他依然第一个站起来,以一个军人的方式死去,却用自己的身体救了一个孩子,留下了军人的血脉。当他死前喊出“中国不会亡”的一刻,那唤醒中国的呐喊,让我流下一行热泪。
  和所有优秀的战争片一样,柔美的女性和法西斯的刺刀一定能形成最强烈的对比。 
  妓女小江--在难民营中不愿剪短头发的妓女,有点“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不羁,她的妖媚和放纵令人过目难忘。而在难民营的危急时刻,需要交出100名女性去做慰安妇来换取难民营几十万人的生命,小江第一个举起了纤弱的手臂:“我去!”她那平淡中散发着无限力量的声音,以及回眸那淡然的一笑,让我第二次流泪,这是为中国女性的坚韧而流。她深知,那是一条身体和心灵的不归路,当小江和其她被蹂躏的妇女白花花的裸尸被抬走的一刻,我能感到,那些尸体依然会痛,很痛。虽只有几个镜头,却让影片立体而丰满,也是影片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姜淑云--从最初的无助,到安全区保护者拉贝离开后的坚强,一个女教师用她所能做的保护着安全区里的每一个难民。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换装、一次次上前认领男人的那场戏看得让人揪心,最后被日本人发现的一刹那,她对角川说:shoot me,那眼神中透着一种坚定,也有一份渴求,宁愿选择高贵的死去,也不要尊严被践踏。

太太--秦岚饰演的唐太太是一个精致小巧的上海女人,战争爆发前,你可以看到她像所有娇俏的主妇那样,要丈夫上交工资。在妹妹发疯、女儿被杀之后,她怀着身孕带着生命的希望和母性的尊严离开了南京,给电影留下了温暖的出口。从市井妇女到被卷入惨剧中,秦岚的演绎丝丝入扣。

唐小妹--日本军官伊田在开枪杀死唐小妹(姚笛饰)后,这样跟他的部下角川解释自己为什么如此痛快地处死这个刚刚还唱着越剧《楼台会》的中国女孩:她很漂亮,与其这样还不如死了好。虽然唐小妹就这样死了,但她穿着丑陋肮脏的粗布棉袍百转千回地唱着优美的越剧小曲的画面却长留在观众脑海里。

 

先生--拉贝的秘书,是一个怯懦的知识分子,有美丽的妻子、小姨和女儿,城破的时候,他相信拉贝对他的保护,对日本军队抱有幻想他甚至因此学起了日语;拉贝决定离开南京之时,他在巨大的恐惧笼罩下,甚至不惜出卖同胞换取短暂的安全,但是幻想还是破灭了,当他亲眼看见自己的女儿被日本兵扔出窗外活活摔死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这个人物的几次转变如暴风骤雨,人性的污点与亮点大起大落,是所有角色中最具有悲剧效果的,范伟的表演也让人耳目一新。
  小豆子--一个稚气未脱的娃娃兵,跟着陆剑雄打仗递子弹,被俘后跟着陆剑雄站起来勇敢的赴死,后被陆压在身下幸免于难。他总是笑,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和是非观去面对这场战争。小豆子在屠杀中活了下来,他就像是中国的希望,在人性中被保护的一颗火种。影片最后他活着,笑着,声音隐去,到最后那张脸已经看不出究竟是哭还是笑,活下来的意义是什么,那段伤痛会怎样纠缠着他的一生。至少还活着,所以孩子笑了,而我们的内心却在恸哭。  
  角川--这个角色是本片贯穿始终的线索,是真正的男主角。这个人物的感情很复杂。第一次杀死中国人,他惊慌失措。他思念家乡,思念母亲。他的负罪感很深,只有在百合子那里,他才能得到一丝宽慰,因为他懂得爱情。他人性中有闪光点。可是,这并不能洗干净他沾满鲜血的双手。他愈加矛盾。于是,在影片结尾,他放走了小豆子,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知道,有些时候,活着比死了还难。  
  拉贝--德国人,以纳粹身份在南京建立安全区保护中国平民,他是南京大屠杀最真实的亲历者。影片中的拉贝在不得已中离开安全区,最终抛下了安全区数十万人的生命,在他走出铁门的那一刻,他转身,向所有用求生的眼神望着他的中国难民下跪……   
  美国女传教士明妮•魏特琳--虽然影片中戏份不多,但是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我很想提一下她。南京大屠杀期间,安全区成了日军实行性暴力的重要目标,作为该难民所的负责人,魏特琳最多时救助了13000多妇孺,日军的暴行以及每天可能面临的死亡,使魏特琳得了严重的抑郁症。1940年,她在回美国的轮船上跳海自杀未果;1941514日,魏特琳在美国开煤气自杀。她的临终遗言是:“如果能再生一次,还是要为中国人服务,中国是我的家。”

 

除了这些塑造的人物,陆川还拍出了我所见过的最富邪恶之美的日本舞蹈。太鼓铿锵,白衫的日本军人们,弯腰前行,机械般的插秧动作,眼神中有说不清的恐惧和迷茫。

 

这部电影不只是给中国的,同样是给日本的,给世界的。它尽量表现真实,尽管任何人已经无法还原历史的真实,但至少它有一些理智,有一些客观,不刻意煽情,不刻意仇恨,让我们站在人性的角度上,不要再有战争和杀戮。     
  从这部近乎绝望的影片中最终我们还是感觉到了一种执拗的希望:唐先生临死前笑着对日本军官说:“你知道吗?我太太又怀孕了。”死里逃生的中国士兵和小豆子两人被角川放走后,黑白色的原野上,劫后余生的两三枝蒲公英,飞起来,梦境一般,两人边走边嘻笑的场景,让我们看到希望。

《南京!南京!》--人性的史诗  

两小时的影片,没有宏大的说教,悄悄地,静静地,于无声处,深深的,震撼。通过一个个人物的刻画,提示我们战争的最黑暗处,总有人性之光闪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长沙!长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