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的邀请下去时代影院观看了这部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类影片和奥斯卡最佳配乐奖的爱情悲剧故事。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一个13岁的处在青春骚动期的女孩Briony,暗恋上管家的儿子Robbie,但是Robbie喜欢自己的姐姐Cecilia,于是Briony做了一次假证,Robbie被送进了监狱。Robbie服刑时选择进入二战战场,但是与Cecilia的爱仍在继续,最终两人没能在战争结束后走到一起,Robbie死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前一天,Cecilia也意外的死在等待的时光里。Briony长大了,良心出现了,一生自责,最后以自传的方式赎罪。
确实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是它的配乐,获得奥斯卡奖实至名归。影片一开始伴随着13岁的Briony每次出现时响起的音乐,是那么诡异,使我们能感觉到这个小姑娘虽然很小,但是有很大的杀伤力。
另一个出彩的地方就是它的画面,不可否认,美景美不胜收,英格兰风情和战争的残酷以及宏大的敦刻尔克大撤退,都对观众有极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
影片在情节上也是比较成功的,用不同视角展示同一个场景以及在倒叙的手法讲故事的过程中又穿插往事的过程。让情节在跳跃中逐渐明晰,杂而不乱,有点眩晕,但思路还是跟得上。
但是影片对爱情的刻画却不是那么的打动观众。观众被凄美的爱情所感动,往往是建立在男女主角有让我们倾慕和欣赏之处,但这部影片中,男女主角都比较平常,而且爱情故事的演绎也不是那么的惊天地,泣鬼神。这样的安排,按照越美好越珍惜的规律,就削弱了美好事物被撕裂给人带来的心痛。
自传小说里的结局很美好,但是实际的结局确是悲惨的,但是原本很让人失落和悲伤的结局,被这么巧妙的一笔,观众心情却不会很伤心和很压抑了,毕竟在先喜后悲的结尾处理中,先入为主了,这时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对人性“嫉妒”的思考,而不是对爱情悲剧的耿耿于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