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卫视正热播一部电视连续剧--<血色湘西> ,不少外景是在湘西一个叫做德夯的苗寨拍的,使我想起了06年毕业旅行也曾到过这个风景风情俱备的景点 。
“德夯”是苗语,汉语译为“美丽的峡谷”。就象她的名字一样,这里气势跌宕,峰林叠翠,形成了许多断崖、峭壁、瀑布,溪河纵横、林木苍翠。小寨就好似镶嵌在峡谷中的一颗明珠,四周被各种奇山异峰所环抱,静谧而且安详。
从吉首火车站坐一趟4块钱的中巴就能直达景区,一路上公路狭窄,山势险峻,自然风光秀丽迷人,沿途时而能看到潺潺流淌的小溪,上面耸立着古老的水车,有的仍在不知疲倦的运转。不到一小时车就到了寨子,门票居然要60!学生票也要45,还好我们早有准备,吉首大学的学生证票居然只要10块钱,暗暗庆幸省了不少钱HOHO!
景区不大,但很漂亮,山林流水,奇峰秀石。景点三条线路呈“Y”形展开,每条线路的尽头都是绝壁瀑布,而“Y”的中心便是寨子了。接待员都是穿着民族服装的姑娘小伙,长相赏心悦目,态度热情周到,我们刚到就赶上了他们的表演,很有民族风情,我也禁不住加入了竹竿舞的行列,结果洋相百出,还老被竹竿夹到脚。小寨的建筑仍保持着古朴的原始风貌,上木下石垒砌而成,表面上看起来像危楼,其实很坚固,在风雨飘摇中,它们屹立了几百年,历经沧桑,如今风采依然。陈旧的木头和长满苔藓的青石是时间在这里遗留下来的印记,触摸上去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久远。
走出小寨,沿着九龙溪有一条石板路,蜿蜒曲折于峡谷之中。一路溯溪而上,幽谷石径,我们为这人间仙境般的美景深深打动,感慨着山峰的秀美,林溪的清秀。也是天公作美,渐渐的大雨变成了如纱如雾般的蒙蒙细雨,这让谷中升起一团仙境般的薄雾,使林木更加清脆欲滴,溪水潺潺流淌,山涧瀑布层叠有序,正所谓“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溯溪走到尽头,就是流纱瀑布了,瀑布的落差达216米,雄踞全国之最。瀑如其名,峡谷的风很大,使得水流左右飘舞,“流纱”二字恰好能描绘出它的特点,仿佛绝壁铺上的一条白丝带,瀑布欢快地倾泻着,在绝壁脚下形成了一汪清潭,就象嵌在山谷中的一块亮丽的翡翠。虽然已被一路的美景所感动,但从数十丈高泻下的飞流仍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坐在瀑布边,听着哗哗的流水声,感受着穿谷而过的山风,沿途行走的疲惫一扫而空,看着一拨拨被导游驱赶的游客,心中更充满了驴行的自由和快乐。在潭边尝了尝当地老乡烤的溪里的小螃蟹和桃花虫(好像是长在沙子里的一种虫子),还有小鱼,简直是人间的极品美味,太好吃了!至今想起来我还流口水。

回到寨子,有一座古朴优雅,呈半圆形石拱的接龙桥,桥两端连着夯峡溪两岸的苗寨。溪水两岸各有一个用石板彻成的水码头,码头上有身着红装的苗妇洗衣、浣纱、唱歌……。接龙桥是苗民进行“接龙”活动的场所,到“接龙”那一天,桥两侧和石板路两旁都插上了彩旗,接龙队伍由苗老师摇着铜铃在前领行,充当“龙女”的主人身着盛装、头戴插花银帽走在人群中间,随后是锣鼓、长号、唢呐队伍,浩浩荡荡从桥上走过。这种充满着浓厚的苗家乡土气息的场面,常常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人。
在接龙桥边的一个苗家进行了午餐,菜单标的很贵,但主人很爽快告诉我们,尽管点,最后给打折,最后收了我们也就菜单价的五六成吧。苗寨的酸鱼一定要尝,一条鱼居然吃起来有酸菜的味道,这还不说,鱼肉粉粉的,嚼起来竟然和臭腐乳从触感到味觉极其相似,太奇了。腊味也不能不尝,在这能尝到正宗的用柴熏的苗家腊肉,还有米酒也应该尝尝,反正都是人间美味。
酒醉饭饱后,在旅游服务中心指导下去了Y字型的另一端--玉泉溪景区,大概有三公里的路程。沿着玉泉溪一直前行,终点是天问台,途中有云雾峰、椎牛花柱、雄鹰展翅、玉泉门、天问台、玉带瀑布等景点。景色好,心情也好,一路疾步,几经辛苦,攀上山顶,眼前豁然开朗,湿润的云气夹杂着清凉的山风扑面而来,顿时心旷神怡,物我两忘。立于绝壁之巅,尽管游目骋怀吧!俯首望下,小径犹如绿袍中的丝带,在群山的掩映中忽隐忽现。抬首望上,刀削斧劈的山峰与你并肩,满目的苍翠让你不禁生畏(电视剧<血色湘西>中就有这个景点的特写)。正对着天问台的右边就是飞流直下的玉带瀑布,山涧中回荡着水珠溅落的声音,在山下形成一股水气,如雾霭般弥漫,当肌肤亲临,顿感清凉彻骨。悬崖顶上居然有三头牛在悠然的吃着草,我不禁惊叹,灵机一动,美其名曰---天牛!
站在天问台上怀古抒今,传说屈原流落于此,就是在这儿的深渊飞瀑之间、奇峡高台之上,戟指苍天,俯瞰大地,一气长问,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天问,于是也就有了云气雾岚包裹着的“天问台”的得名。
时至今日,回忆起德夯,我还心起涟漪,不如将它化作一首词吧:
曲溪翠峰峭崖,
吊脚石桥苗家。
雨露洒,
山花奼,
百年缥缈隐深山,
如今迎客撩流纱。
像孔雀开屏,
似出嫁黛帕,
好一幅,
风景风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