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合合木木
第一个清明假期,带女儿去了四门塔。
这是第二次去,距离第一次已经二十多年。
依旧清晰地第一次去的情景。那年我15岁,与一名同学抹黑起了大早,匆匆给父母留了张“我去千佛山了!”的字条(千佛山就在市区很近,因为我知道实话实说我是出不去的)骑着自行车跑了30多公里,一路打听着去了四门塔。在归途又绕到去了卧虎山水库。
等回了家已经晚上9:00多了,狠狠地被父母骂了一顿。
以后,记忆中再没有去过。
四门塔景区位于济南南部的历城区柳埠村青龙山麓。这里汇集了四门塔、龙虎塔、千佛崖造像、神通寺遗址、唐台基、墓塔林、历代碑刻等多处古迹。
四门塔为隋大业七年(611年)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塔建于5.5亿年前的寒武系页岩之上,塔身为当地大块石岩砌成,四面各辟一半圆形拱门,明清以来习称“四门塔”。
塔顶有二十三行石板层层收缩迭筑,成四角攒尖锥形。顶端由露盘、山华、蕉叶等构成塔刹。塔室中心有方形塔心柱,16根三角形石梁顶住塔顶。四面各有后人移置的石雕佛像一尊。
塔西侧有颗参天古柏,植于汉代,高15米,树围5.7米,主干上分九枝,称九顶松,又叫千岁松、灵柏。
请一个符,许一个愿。九顶松的树边挂满了许愿符,倒也构成了一道风景。
1999年,历城区政府投资在神通寺遗址前,建设了仿唐建筑群--神通寺博物馆。这是重新修建的神通寺大雄宝殿。
四门塔西北处便是神通寺遗址。
该寺初创时名为朗公寺。创始人朗公(京兆人,俗姓李)和尚在当时统治者支持下,达到"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三度废教,人无敢撤"之规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文帝扬坚敕令更名为神通寺。神通寺历经1600多年,几度兴废,但最终留下的还是满目疮痍.......
神通寺原有一巨大石碾,为寺中僧人碾米、面所用。2001年修复的石碾,碾盘直径6米,重10.8吨,称“天下第一碾”。
遗址东北附近还有一口古井,名“神异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