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CS4发布

标签:
杂谈 |
分类: 乐活 |
Adobe CS4新功能一览 - 综述&Photoshop篇
Adobe在9月23日宣布了新一版Creative Suit:Adobe CS4. 相信不少玩家和设计师们都已经等不及要揭开新版的面纱,看一眼CS4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革新。
从架构上讲,Adobe CS4基本与Adobe CS3一脉相承,由于短暂的开发周期,Adobe几乎不可能重写所有产品的底层代码。Adobe在这个版本上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植入新功能,优化老功能,同时提高产品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CS4在底层上最大的变动恐怕就是对部分产品植入显卡硬件加速。Photoshop CS4,After Effects CS4和Premiere CS4将可以完全享受显卡的计算资源。与以往版本仅仅部分支持通用OpenGL加速不同,CS4是基于专门针对主流显卡硬件优化过的全程视频加速。在Photoshop中,图片的旋转,变形,缩放,抗锯齿,文字和矢量图形渲染将都会递交给GPU处理。另外显卡还将对笔刷预览和HDR图片处理进行实时加速,因此在Photoshop CS4中对大尺寸图片的操作流畅程度有望大幅提升。
After Effects和Premiere这一对视频后期兄弟比Photoshop走的更远,Adobe几乎将整个计算重心都移到显卡上。不过可惜的是在这两套软件上全程加速只能在特定的高端Nvidia专业显卡上使用,因此对一般用户恐怕不会有太大的实用价值。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时间重写底层架构,整个Adobe CS4仍然是32-bit应用程序。也就是说单个应用程序(比如Photoshop)依然无法使用2GB以上的内存。考虑到行业内很多专业工作站甚至个人PC的内存都超过4GB,不得不说这是CS4的一大遗憾。尽管Photoshop使用2GB内存的几率很少(除非你喜欢一下开20张照片或进行大型室外billboard设计),但转战高清领域的After Effects和Premiere对内存的需求极高,2GB已经是捉襟见肘了。
Adobe在这次升级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优化UI,提高production流程效率上。Photoshop CS4介绍了一系列集成控制面板以及视觉化调整工具。
1. 集成化的Adjustment layer面板和遮罩操作面板。
Adobe将所有与Adjustmen layer和mask相关的操作都集中在这两个面板里,尽管这仅是UI上的改进但很聪明。以前在photoshop里一个一个添加adjustment layer然后单独调整的确是有些麻烦。Mask panel更是方便,省去了先前版本创建一个mask后还要跑到菜单里抓命令调整mask的罗里罗唆。所有这些操作在CS4里被集成起来,果真是一目了然,很好很强大。
2. 智能变形算法。(该功能只存在于PS extended version)
http://divcell.com/blog/wp-content/uploads/2008/09/content_aware.png
智能变形算法是几年前一个独立机构开发出来的技术。其特性是可以根据图片中的关键像素点的分部来计算形变。如左图所示,当你拉长一张图片时,图片中的物体不会失去比例变形,智能变形算法会根据关键像素的色彩,分部等参数自动生成新的像素,从而允许你从某种意义上改变图片内容的构图。
说实在的,虽然我相信Adobe的研发实力,但我对一个万能的,完美适用于世界上所有图片的智能算法并不抱太大期望。这就好像磁性套索,spot healing tool还有一堆无需用户干涉的工具,滤镜一样,乍看下自动化的流程好像省去了不少人工,但用起来效果如何恐怕非常依赖于被处理的图片。
3. 全新的工作间(work space)。
http://divcell.com/blog/wp-content/uploads/2008/09/working_space-300x176.jpg
Adobe为Windows和Mac OS X各自做了些UI上很有针对性的调整。对于Windows用户,新的标签式文档切换(tabbed document)终于将他们从下拉式菜单中选择文档(或按快捷键轮流选择文档)中解放出来,说实话这是个早就应该推出的功能,毕竟早在Adobe收购Macromedia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标签式文档对Win用户是多么的有用。至于Mac,因为有操作系统本身的Expose,倒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但相信在有些时候还是会很方便的。
对Mac用户,Adobe在新版本中介绍了几个新的work space构建方案,最重要也是早就应该有的方案是给Photoshop操作界面铺上一层如Win版本一样的“背板”。OS X与Windows版的ps不同,一直以来前者打开的文档都是悬浮在桌面(或其他应用程序)上方,并不存在“背板”的概念。所以假如你不小心点击到图片以外的地方,你就会切换到桌面或其他什么PS下面的应用程序上,很是烦人。Adobe(很多年后)终于接受了用户的建议,加入了“背板”,同时Win版和OS X版的PS的UI也变的更接近了。
4. 指南针旋转。
并非什么新玩意,本质上说这是旋转功能UI上的改善。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在旋转占满屏幕的大图片时都要先缩小一下以便能看到图片边缘,然后启用transform命令抓住图片四周的小盒子来旋转。新版本中悬浮在图片上的指南针免去了缩小图片这一步的麻烦,不管图片多大,抓住指南针转就好了。同时指南针上还有八个方向标,对应按住shift键时旋转的八个锁定位置。虽然并非什么高科技,这种小改动还是很贴心的。
5. 平滑缩放和像素网格
平滑缩放是植入显卡加速的直接成果之一。以后快速缩放大尺寸图片时再也不用忍受磕磕绊绊的动画效果和程序失去响应的恐惧了。像素网格看起来似乎也十分实用,特别是在修图时。
6. 增强的3D和后期合成处理能力
当今的Photshop无疑已经是业界标准。在平面图形处理领域PS俨然独孤求败,历经十多年的开发和革新,PS几乎已经包含了所有平面图形处理软件所需要的功能。换句话说,单就图形处理来说,PS已经完美了,没什么好开发的了。
于是Adobe从CS3开始,领着Photoshop向新领域进发,为PS扩展了3D处理和视频后期的功能。到了CS4,Adobe将相当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强化PS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上面。3D模型的导入,摆放,贴图,润色,让PS一下子有能力跟其他3D后期软件如BodyPaint并驾齐驱。考虑到Photoshop一直是3D艺术家在建模->贴图->渲染后首选的润色工具,CS4新植入的直接为模型贴图->润色->渲染的能力无疑是很大的吸引。尽管目前CS4还无法处理复杂的场景,但对于单个模型来说是完全够用了。Adobe向3D工业进军的势态可以说是野心不小。
另一方面Adobe也没有放弃对After Effects和Photoshop的进一步整合。多年来Photoshop一直是After Effects的坚实后盾,可以说假如没有行业标准Photoshop的支撑,After Effects绝对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在视频后期制作的流程中,应该在哪里做素材组合(pre-compositing)一直没有统一的意见。有些人喜欢在PS里做好然后导入到AE中,有些人则喜欢直接在AE里组合,两者各有优缺点,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工作效率。PS CS4为这个问题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一切pre-comp都拿到PS里做。新的PS不光支持组合图形素材,还可以规划时间轴,部署音频关键帧。增强过的3D处理能力在视频后期模式里也大有作为,可以直接将模型插入素材,而不需要经过像以往一样先用3D软件渲染成品->PS润色->输入到AE中的繁杂流程,节省了用户大量时间和精力。
新的Photoshop可以充分利用用户的硬件资源,UI上的调整也带来不少方便,除去对少数用户极有用处的3D和视频能力不谈,其核心功能——处理平面图形方面的功能提升其实并无很多,架构没有升级到64bit恐怕也让不少用户失望。至于新版本是否值999美元零售,349美元升级的价格,那就是公婆各有道理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