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越宪作一生收了三位大师徒弟:桥本宇太郎、吴清源和曹薰铉。
吴清源以下又出了林海峰以及张栩。
曹薰铉培养出了李昌镐。
桥本有何高足不知所云。
吴清源大师的棋风总体而言可以归结为轻灵、飘逸;林海峰的棋风厚重、含蓄;而张栩又回到轻灵而不失力量。这些看不出师承关系来,
曹燕子轻灵快速,李昌镐厚实简练,根本看不出两者有何相同的地方。
想起齐白石那句话:学我这生,似我者死。
引用春秋亭博客内容:
谨启,前几日,通过山崎氏收到了你的来函,谢谢!我虽未有与你直接见面的机会,但过去从岩本氏那里听说你年纪虽幼,但棋力高强。这次,我又看了你与井上氏对弈的三局棋谱,更加敬服你的非凡器量。若是鄙人的健康与时间允许的话,我真想去拜访贵地,与你亲切切磋棋艺。然而事情可能不允许,我深感遗憾。
我急切盼望你身体强健,完成大礼后,到日本留学,从而共同不断地研究。愿你能在不久的将来荣升为名人。我的拙劣之作一、二册已寄到了山崎氏那里,在你来日之前,若肯为我研究一下,我将感到十分荣幸。你和刘氏下的二局棋谱,加上我妄下雌黄式的评论,已在《棋道》六月号上登载,同时综述贵国棋界现状的文章也冒昧登载于上。因此,务必请你谅解!
搁笔之时,谨拜托你向贵国的棋伯诸贤们转达我的问候。遥祝你身体健康!
濑越宪作 谨具 5月16日
这是1927年日本围棋名宿濑越宪作写给吴清源的信,热情邀请吴赴日学棋。它以绝妙的言辞,写出了一篇显示执笔人的文采与卓识的名文,简直难以想象这封信出自于一位棋士之手,并且,是发给一名13的异国围棋少年!日本围棋曾经是中国、韩国追赶的对象。时至今日,从围棋竞技的角度而言,日本围棋已被中国、韩国超越。不过,仅凭此信,我始终对日本围棋充满敬意。
从未听说濑越宪作批评吴清源的棋风,从未听说吴清源批评林海峰的棋风,从未听说林海峰批评张栩的棋风,从未听说曹薰铉批评李昌镐的棋风…..濑越宪作门下的弟子经常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弟子不象老师)——好好回味一下吧:濑越宪作那位世外高人。
而我们经常出现这是那棋手继承聂卫平的特点,那棋手继承马晓春的特点,引以为豪的样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面韩国(甚至以前的日本)总是处于下风的根本原因!
不过古力是一个异类,常昊总的来说还是继承的多,发展的少,常昊,还需要发展自己的东西。多说一句:常昊不必气馁,徐奉洙输了曹薰铉200盘以上的棋,成就了自己的应氏杯,你已经有了应氏杯,如果你真可以和李世石在国际赛场上下一百盘的话,你们的输赢不论,谁拿的冠军多还是个疑问呐。
送上大实话一句:聂棋圣欠你100盘真刀真枪的历练,马名人欠你100盘真刀真枪的历练(曹薰铉送了李昌镐300盘,李世石150盘,徐奉洙350盘),俞斌送了你大约30盘真刀真枪的历练,你应该要给古力、孔杰、王檄、彭荃、胡耀宇、周睿羊、陈耀烨乃至每一位中国围棋的希望之星每人50盘真刀真枪的历练。这是你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