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的最后一枪

(2009-12-10 02:42: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日志

朝阳到大兴,大兴到朝阳,不遇上堵车单边一个半小时,如果运气不好甚至因为看错一个字搭错车,那单边耗上4个小时或者更多就不足为奇了。

虽说都是京城的地盘,但每天挤公交车往返的时间和路程,我老打比方,绝对不亚于东莞往返广州或者东莞往返深圳。

虽然,工作地点北京,这次做北京的题,才忽然发现,其实,自己跟这个城市好陌生。

一直在路上,不停打电话,不断找人,一个接一个。不到一周,100元手机话费打爆了,刚充的100元公交IC卡也剩下个位数。

这是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我正在为大兴命案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动机奔跑,试图寻找到答案。

上周六,去了单向街,这个来北京前就已耳闻并心向往之的书店,干净明亮,是理想的书馆。这是第一次去。

2楼是一场访谈,主人翁是《南方人物周刊》的主笔,这个文化记者出了本有关中国导演访谈录的新书,访谈围绕包括崔永元、赵本山、张凯歌等大腕的采写台前幕后展开。

主讲人最后谈到了新闻从业多年后的普遍心态:懒散、缺乏激情,说出了很多同行的心声。

之所以感同身受,是因为近来愈发觉得激情正离我而去,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起床的时间越来越晚,成天无精打采,工作、生活找不到方向。

在这个看上去糟透了的2009年,最后一个月,似乎找到了一点方向。

大兴命案的调查,我认为是2009年的最后一枪了。

2个星期后,在回顾2009年时,我希望这个题能够成为2009年值得记忆的事。

也为接下来的2010年发力鼓劲加油。

 

卖报纸的老人

    晚上已经9点了,下午5点不到就黑下来的北京的夜,温度已经降到零度以下,你能很清晰地看到自己嘴里呼出的气在眼前消散,路上行人脚步匆匆,缩着脖子,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南礼士路地铁站的入口,我见到了她,一个卖报纸的老人。

    老人坐在下地铁口的阶梯上,蜷着腿,缩着身子斜靠在墙上。远远看,老人张着手,对着经过身旁的路人左右摇晃。

    “这么晚了,还在地铁口讨钱。”我心里暗忖。

    在北京生活时间不长,也许是因为少有出门的缘故,印象中京城的乞丐并不多,尤其是和南昌、广州、东莞这样的城市相比,保不准一个公交车站就一天二十四小时躺着一个蓬头丐面的乞者,他们或者老态龙钟,或者缺胳膊少腿,甚至惨遭毁容,在南昌八一广场地下通道,这样的乞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雨无阻,国庆回昌,甚至在5路公交车上遭遇强讨的乞丐,不给钱就破口大骂甚至报膝不放。

    在北京遇见的乞者,多数在行进中的地铁里,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穿着破旧的衣服,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满面憔容,伸出紧握一块或者五角的手,向你示意,嘴里轻声念叨,“帮帮忙”。

    每次见到这样的场面,我心里都特别的难过,我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我那已经去世的奶奶,因为奶奶也有一头花白的头发。

    老人也有一头白发,这是走近时看清楚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她身旁放着几份报纸——哦,老人伸手,不是要钱,只是在招揽生意而已。

    我没有看清楚老人的脸,她把脖子深深地缩在围领里,只露出一双眼睛。

    原本已经走下几级阶梯,我忽然停下了脚步,转身,回到老人跟前。

    看清楚了,她手里拿的,是今天的《法制晚报》。身旁大概还有两三分吧,对折放在石梯上。

    “还有别的报纸吗?”我问老人。

    “没有了,今天就剩下这几份《法制晚报》了。”老人的声音很小,但我听得很清楚。

    我掏出一块钱,接过老人递来的报纸,转身,继续踏上回家的路。

    上了地铁,挤到了一个座位,坐定后,随手翻起手上的《法制晚报》。这是我来北京大半年第一次买《法制晚报》。突然,脑海里冒出那个坐在地上靠着墙的卖报老人,我知道,她一定仍然坐在原地,为今晚最后的两份《法制晚报》向身边的路人挥手。

    下车前,突然难过起来,继而感到愧疚,要是我多出2块钱,买下老人手上剩余的报纸,那在这个寒冬的深夜,老人不就是可以早一分钟回到她的栖身之地么?

    我没有用“温暖的家”,因为我不知道老人的住所有没有暖气。

  

尽孝
   
    因为做稿子的缘故,这一周老是在思考父父子子的关系,甚至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是非。

    下午,在大兴天堂河居委会采访,不经意间,和居委会主任聊天的话题,从大兴灭门案转到了尽孝上面。

    我原本以为,一个参加工作的子女,每个月固定往老家父母的存折上存上一笔钱,或是提供一笔生活费,就算是子女尽孝心了。

    听完居委会主任的一席话,才知道,我所理解的尽孝,是多么的肤浅。

    这位长期在社区和居民打交道的主任告诉我,尽孝道,首先是要想办法让父母过得舒心,安享晚年,其次,才是寄钱,尽赡养的责任和义务。

    也就是说,尽孝与否以及尽孝多少,实际上,与寄钱与否以及寄钱多少,并无多大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