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乡杂记之四:我眼中的乡村变化(下)

(2009-03-03 00:07: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日志

回乡杂记之四

 

刘刚

 

不光要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更要忠于自己“记者”的这个职业。

作为对同事担心花时间搞调查如果不见报岂不白费心血的回应,上面是我的原话,脱口而出。来莞一年有余,有些小变化,但底线还是没有变。

不说真话可以,也可以不说话,但绝对不说假话。这是老师的话,一直记得。

抛下这句话,我起身离开,走出报业大厦。天不亮起床东莞去广州,天黑广州回东莞,空着肚子。我没有饿的感觉,因为满脑子装着心事。一些正儿巴经的事,也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感觉自己开始力不从心。最明显的变化,是越来越黑的眼圈。中午采访,不简单是精力不集中,严重的时候,思想暂时短路。

我感觉越来越无力。

我依然会为猛料冲锋陷阵。但那根神经,不再如两年前。

这样的状态再持续下去,我知道,我迟早会灭了自己。

叔叔来电,我刚坐下来,填空了大半天的肚子。叔叔说,挫折是人生一笔难得的财富,不要害怕面对挫折。关键是,要开心,干事不要憋屈。万一不成,回南昌来。叔叔说,南昌有个家啊。我一时半会儿没有明白过来,在电话这头愣愣的,还是叔叔替我解围,就把四川当家了吧,哈哈,你小子!

社长也在电话里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刚娃子,哪天漂累了,不想漂了,想安稳了,打电话给他,他那永远是我的避风港。

叔叔说,也只有这个社长,不光是把我当下属,甚至当儿子。

咽着冷饭冷菜,心里倒涌出股股暖流。想想,也是,有这样的叔叔,有这样的领导,也该知足才是。

这两天,因了两个敏感的题材,接触了两个不同的阶层。一个是东莞的破烂王。一个是广东的画家群体。一个属于社会的底层,辛酸自不在话下。一个属于艺术阶层,有活得很滋润的,也有为生计发愁者。

接着吧,把我的回乡杂记之我眼中的乡村变化写完。


我眼中的乡村变化(下)

 

上一篇,写到了我的高中老师。接着讲我的高中,天池山脚下的旭川中学。

 

到家休息了好几天,终于约上高中的同学,这人从警一年了,在晚上吃饭之前,我们走进我们的高中,绕着操场慢慢走过一圈。

 

老的教学楼依旧是老楼。我们仰着头,指着墙壁斑驳的教学楼,回忆哪间教室留下过我们的身影。

 

宿舍楼已是破败不堪。孤单地立在两栋拔地而起的建筑中间,显得像个怪物。操场两边,一边是在原来工厂的位置盖起来的宿舍楼,男生在这边,女生在那边。操场另一半,是新的教学楼,不过,我和陆陆的印象都记得,新的教学楼位置,是原来学校的厕所位置。

 

高一的化学老师,那年他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第一年,带我们的化学课。这个曾经在回校路上会顺手带回一带5毛钱一袋的炸薯条的男老师,脸已经明显发福,结婚多年,老婆相当漂亮,酒量还很牛。

 

我的高三的历史老师,也是我那时的班主任,现在已经是高级教师,这个当年特好通宵打麻将,戴着一副大熊猫似的黑眼圈上历史课,讲得口沫四溅的男人,已经是年级组长、学科带头人了。而我们供认有学识的政治老师,果不出所料,执掌学校政教处。

 

我在学校宣传栏里,找了一大圈,也没有找到那个高三教我们的胖嘟嘟的地理老师,想必他已经退休多年了。这个曾经唯一一个让我在高三时喜欢的老人,希望他身体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