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小
结
凌晨1点,大多数人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我一个人趴在本本面前,睁大着眼睛,对着屏幕敲字,本本是女友趁五一劳动节从南昌顺便给我捎来的,否则,这个时候,我应该是在三元路8号的十楼,背后,窗外霓虹闪烁。早就该做个小结了,正式与否不重要,主要是梳理一下头绪,分析一下这两个月来的得与失、成与败,为接下来的工作找到方向。
如果按天计算,时报创刊截至5月4号,已经整整40期,而我自从2月17日踏上东莞这块热土算起,来到这个富可敌省的城市也已78天。在这2个多月的日子里,发生了太多太多值得记起的事情。军训、培训、试刊、创刊、实战……每一个环节,都惊心动魄,都刻骨铭心。
初到东莞,站在马路边,看着飞驰的车流,心里曾暗暗发憷,担心过适应不了像车流一样速度的工作和生活节奏,2个月下来,4个城区、N个镇都留下我的足迹,时间证明了,彼时的担心绝对是多余。
初到东莞,住在报社楼下的唐贝新村,看着楼上楼下同事的宿舍,频繁被窃贼光顾,也曾不止一次地暗自担心,2个月过去,搬家了,什么事都没发生,时间再次证明了,当时的顾虑绝对是多余的。
时报创刊40期,我虽然的确是写了不少稿子,但真正意义上能让人记住的,却屈指可数;工作2个多月,做了一些事情,但并非十全十美,往往留有遗憾。这次的工作小结,重点谈一些失误和遗憾之处,以及对于今后的一些打算,而对于所谓的收获或成绩,则一笔带过。
我曾对同事说,我感谢时报这个平台,我说的是心里话。创刊短短40期,我有机会当面专访凤凰名嘴杨锦麟老师,更有机会亲赴山东淄博采访4•28火车相撞事故,我深知,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除了这2件大事,还值得一提的,我想,就只有“厚街扫黄”、“干爸爸强奸我”以及“假钞诈骗大起底”这三篇稿子了。
严格意义上讲,除了“干爸爸强奸我”一稿负面新闻正面做,以本报牵线搭桥为受害女生做心理干预勉强圆满外,其余稿子,都有不足之处或遗憾的部分,而这些遗憾,正是凸显我不足的地方。
对话凤凰名嘴杨锦麟老师,是一个临时接手的应急活,准备时间有限,查阅资料也相当有限,都说“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但专访前由于准备工作没有做充分,迫使准备的一些问题都比较简单,流于面上。
山东4•28火车相撞事故,我和另外一个文字和摄影记者特派事发现场,在没有相关证件的情况下,通过一些备受争议又不阳光的手段,拿到了一些相对独家的材料,但遗憾的是,由于一味地急,忙中出现纰漏,本来伤者名单中一共有2名广东籍乘客,一个是广东湛江籍,一个是广东深圳籍,但由于不信心不自信,竟漏掉了一个深圳籍伤者。“本来抱了个金娃娃,现在好了,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就没有啦。”事后,有同事这样评价,对此,我也深表同感,除了说下次注意或者下不为例外,还想说,吃一堑长一智,下次真的不再为例。
除了点上的细节问题,还有一个面上比较严重的问题。我在此前的单位新法制报,主要做特稿,搞调查,现在转型做热线突发社会记者,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转型,问题随之出现,节奏跟不上、效率不高、执行力相对不强。这都是今后亟需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另外,我擅长搞人物对话,但工作2个多月,除了杨锦麟就再无其他对话,这也是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后,我要说,今后定与报社领导同事相处融洽,多向前辈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