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志 |
《“集装箱”养女甘守贫瘠不弃父》追踪
雪中送炭温暖“集装箱”父女
本报讯徐刚、实习生程丽霞、记者刘刚报道:8日,本报对南昌新建县蔡家桥头一个以集装箱为家的特殊家庭作了相关报道,小锦霞“甘守贫瘠不弃父”的故事引起许多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单位的关注,他们纷纷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表示愿意对这个家庭提供一些帮助。
南昌大学志愿者寒风中募捐
10日上午,虽然寒风凛冽,但南昌大学内热情四溢,一场由昌大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的“献爱心温暖寒冬,用真情呵护生命”募捐活动在这里展开。不少同学在了解了小锦霞的感人事迹材料后,都纷纷捐款捐物,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当天下午,在记者的陪同下,部分志愿者来到了新建县蔡家桥头,看望了小锦霞和她的爷爷何反根。他们亲手将募得的钱款157.7元交到了何反根的手中,同时还给小锦霞送去了募捐来的书本和衣服。
朴实的何反根高兴地接过了衣服和书本,但拒绝收下同学们送去的爱心捐款。他说:“孩子们读书也不容易,这钱我不能收。”
城管队员资助锦霞学业
8日,南昌城管执法局青山湖分局在了解到小锦霞父女的故事后,专门召开了会议,并决定将小锦霞父女作为帮扶对象,资助小锦霞的学业至初中毕业。
“我们看到《新法制报》报道的这对父女后十分感动,分局领导也相当地重视。”南昌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青山湖分局办公室主任徐刚告诉记者,8日上午,他们便把报纸分发到城管队员的手中,并向每个中队发出倡议,资助这对父女。
据了解,青山湖分局将于今天上午举行一次募捐活动,所募捐款将全部用来资助小锦霞学习。
好心人送钱送物不留名
据了解,自从小锦霞一家的故事见报后,许多市民都自发给这人家庭送去了温暖。9日,有一位徐女士给锦霞送去了200元钱和一把伞,并把锦霞接到自己家中玩;有一家三口给他们送去了100元和一些书本……
另外还有两位大学生,到新建县看望了锦霞,他们放下带来了书包和书籍就走了。老人后来发现,书里面夹了300元钱和一张明信片,明信片上写着:“小霞:祝你们天天开心,我们都爱你,关心你,我会常来看你的。徐姐,鹰潭”。
前一篇:南昌一男子8000元重金寻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