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与“人的教育”
(2010-01-25 07:58:04)
标签:
体育 |
分类: 杂文时评 |
http://www.kuaibao.net/cdsb/GB/2005/08/10/40545.html
据《新闻晚报》报道
笔者自然并不怀疑上海市教委将“学会感恩”入《中学生守则》的良好的动机,然而,就像画符不能治病一样,是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却不能不令人怀疑。无法否认,现代社会确实有很多儿童不知感恩为何物,但这能怪儿童吗?如果园丁不会培育花朵而归罪于花朵本身的不良,说花朵应该如何如何,如应该“学会感恩”,能行吗?
说“感恩”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感情,应该不会有人反对的罢?虽然狗也会对自己的主人摇尾巴,或者更有甚者,为救主人而奋不顾身,但要说这是“感恩”,似乎总觉得有点牵强。因此,我们不妨说,对于儿童,要“学会感恩”,首先便要成为一个“人”,给他们以“人的教育”。
可我们的家长与社会恰恰不能给儿童提供的就是“人的教育”: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皇帝”转,养成了他们自我中心,唯我独尊;高考指挥棒逼着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要应付种种“非人性”的考试,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最后变成一考试的机器,“胜利”完成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家长们言传身教向儿童灌输的如享乐、攀比、尔虞我诈等种种不健康的思想……以上皆非“人的教育”。
“人的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无非就是“爱的教育”罢了。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对子女或儿童的爱就是意味着对他们的理解与尊重。儿童虽小,也是独立的个人,有自己内外两面的生活。周作人先生《我的杂学》一文里说:“以前的人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不是将他当作小形的成人,期望他少年老成,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当我们责望我们的孩子们以“学会感恩”时,我们是否检查过自己培养孩子的方法或观念上有没有问题?我们是否给了他们应得的理解与尊重?
一个内心充满了人类之“爱”的“人”,我们还用得着拿“感恩”来约束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