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揭先祖风流史就不“忠孝”么?

(2010-01-01 08:16:23)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评论

 

http://news.163.com/08/0303/02/462VE7DJ00011229.html

http://news.qq.com/a/20080303/000108.htm

 

33红网载,湖南大学文学院女博导、湘军一代名将胡林翼玄孙女胡遂在湖南教育台《湖湘讲堂》讲述《风流儒将胡林翼》时,因揭露先祖胡林翼的这一段风流艳史而备受网友指责,甚至被斥为“不忠不孝”。

自揭先祖风流史果真“不忠不孝”么?恐怕未必。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只要胡林翼的那段“风流艳史”曾见诸前人的记载,对于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而言,即使身为传主的后人,都应该抛开“为长者讳,为贤者讳,为尊者讳”的禁忌,给观众们一个相对真实的胡林翼——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学术负责、对观众负责、对后人同时也对先人负责的态度。文天祥《正气歌》曰,“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虽然中国传统道德要求为长者、贤者或尊者讳,但中国的史官却也一向有着秉笔直书的“良史”传统——为了记录历史的真相,他们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就算胡林翼泉下有知,相信他也不会因揭露了自己的一段风流艳史而指责他的玄孙女胡遂为“不忠不孝”的。

其次,“不忠不孝”这种指责在当代社会的语境里也显得相当可笑。若是古人以“忠孝”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倒还可以理解,而今日何日兮,竟还有人祭起“忠孝”这一“道德法宝”往别人的头上胡乱地压,这却不能不令人感到悲哀。中国传统社会是“家国同构”的,而“忠孝”便是传统道德的两根柱子,它要求对于长者或尊者要无条件地顺从,以此来维持严格等级制的传统社会结构的稳定——说到底,“忠孝”是一种不分是非黑白,唯权威是听的“奴才道德”,难道祭起“忠孝”法宝的网友希望我们的社会回到过去么?

此外,我们的文化有一种非理性的美化和神化长者、贤者或尊者的倾向,仿佛他们不食人间烟火,不用拉屎拉尿,没有正常人的生理欲望似的。然而,不管我们给他们套上什么神性的光环,他们仍然是人。胡林翼有一段风流艳史,未必就是“丑化湖湘历史名人形象”,他的玄孙女揭露这一段风流艳史,也未必就是“在给先祖抹黑”,这无非说明胡林翼也有生殖器,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因此,如果因为胡林翼是历史名人,为了维护他高、大、全的形象,而人为地、象征性地“阉割”了他的生殖器,那倒是真正的“不忠不孝”了,即对历史的不忠和对先人的不孝——一个没有生殖器的男人,他的后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