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小偷写信的“黑色幽默”

(2009-05-27 07:04:48)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小偷同志,我家里已经没有好东西了,请不要费力了!”日前,哈尔滨市南岗区铁瓦社区一位居民在频繁被盗后,无奈在自家门上张贴了一封致小偷的信,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小偷的无奈和憎恨,从此路过的邻居看到这封信后都不禁苦笑称:“我们小区治安太乱了,小偷经常光顾,即使居民在家,小偷都敢入室行窃,真不知何时能过上安全的日子?”(《黑龙江晨报》 1115日)

有一则巴尔扎克与小偷的故事广为流传。

巴尔扎克虽然是世界上罕见的多产作家,却一直穷愁潦倒,负债终生。据说,有一次,巴尔扎克醒着躺在床上,看见一个人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房间,企图撬他写字台的锁。巴尔扎克突然放声大笑,这使得那人仓惶失措,因为他原以为巴尔扎克睡着了。
  “你笑什么?”小偷问道。
  巴尔扎克回答说:“我的好伙计,我笑的是,在我白天都从来找不到一个钱的抽屉里,你竟然费尽心机,冒大风险想在夜间找到!”小偷一听,马上逃之夭夭。

如果说巴尔扎克的幽默是自嘲与豁达的话,那么,在自家门上张贴“小偷同志,我家里已经没有好东西了,请不要费力了!”的居民的幽默,却充满了无奈与辛酸,只能算是“黑色幽默”。

自然,现代社会有个把小偷很正常——“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美好时光很久以前就只有在人们的梦里才会出现。霍布斯曾说过,“把成千生物放在一起,拣除了坏的,那笼子就不热闹了。” 小偷的存在促进了防盗产业的发展和GDP的增长,为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增添了某种生趣与活力,小偷们的故事也往往成为人们茶后饭余的谈资;然而,若是笼子里的坏生物太多了,却也未必是件妙事。即如铁瓦社区的偷儿猖狂,小区居民们就被弄得白天黑夜地不安宁,怎一个“苦”字儿了得!

富人们的家若是被偷儿光顾一两次,就算丢了些值钱的东西,止不过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也还承受得起。然而,富人们的财富往往有高墙、有狼狗、有保镖、有红外线等形形色色的现代防盗技术保护着,要从他们家里偷出一根绣花针恐怕都不那么容易。何况,万一富人们失窃了,还有保险公司扛着,一大群警察帮着。可对穷人来说,即便被偷去的只是铁床、铁锹、铁栅栏、自行车之类的不值几个钱的东西,也会对他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而除了一些简单的防盗设施,他们那点可怜的“财富”——如果称得上是财富的话——对于小偷而言,几乎唾手可得。可他们失窃之后,又有谁来为他们的不幸遭遇卖力呢?

要求猫将世上的老鼠都抓尽,那是不现实的。同样,警察再能干也不可能让小偷从地球上消失。但在一个猫鼠共生的环境里,鼠类的猖獗却不能不说是由于猫们的失职。要建构“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穷人的利益与富人的利益都应该受到同等的保护——群众利益无小事,即便是处于弱势的群众,他们的利益也应该受到社会同等的关注。当铁瓦社区的居民被众多的小偷搅得长期不得安生的时候,那些“猫们”不知都干什么去了?我们是否应该追究追究“猫们”的责任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